去年3月,两场奶龙首部漫画书《快看,好大一只龙》线下签售会在深圳举行,奶龙的版权方和制作公司第七印象文化传媒(深圳)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胡云馨回忆,有一个日本粉丝专程远道而来,身上挂满了奶龙周边挂饰,激动地表示,她喜欢奶龙很久了,希望能够赶上新书发售。
日本粉丝的远道而来,是奶龙IP出海路上的一个小小注脚。
放眼整个广东,从软萌的卡通奶龙衍生产品热销东南亚,到英文版“霸道总裁爱上我”网剧掀起全球热潮,再到融合开放世界与东方美学的游戏《鸣潮》让库克也点赞,近年来,广东文化产业展开了面向全球的大航海。
不过,广东的文化格调稍显独特。作为制造大省,广东企业总有办法用“黑科技”打开文化无限想象力。近日,被称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正在深圳举行,广东“黑科技”和文化“软实力”是怎么结合到一起的?只要到展位上逛一圈就能直观感受到:
当剧团演员正在展台演出黄梅戏之时,广汽机器人在展位上弹古筝、乐聚机器人和工匠社机器人共同演绎咏春拳法;观众这边厢来体验非遗技艺和非遗潮州工夫茶之时,那边厢戴上VR眼镜沉浸式体验《广府梦华录》;当机器人热舞英歌舞时,你可以到一旁的展位体验智能乐器“敲打空气的电子鼓”……
如果说技术是骨,那么文化即为魂,二者支撑着广东文化产业扬帆远航。数据显示,广东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占全国的近四成,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数字出版、创意设计、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为特色的文化出口格局。

广汽的“古筝机器人”。谭海燕/摄中国IP悄悄赢下全球年轻人
你可能没听说过第七印象,但你一定看过那个表情包——拥有“duangduang”小肚子的软萌黄色小恐龙,它不仅存在于网络,还出现在名创优品等各式百货店,有时是玩偶,有时是挂饰,还有各式各样的文具等周边。
胡云馨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2019年《奶龙》以短视频剧集形式推出,一周一集,公司位于深圳前海,初创时团队只有几个人,且商业模式尚未成型,采取短视频这种轻量化模式做动画更省成本。
很长一段时间入不敷出后,创始人也想放弃了。但是,在2020年的母亲节,他们收到了来自一位父亲的私信,这位父亲提到他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患有孤独症,当天《奶龙》剧集主题聚焦母亲节。孩子看完之后,喊了整天妈妈,他很感谢《奶龙》创作团队。
团队备受触动,吉光片羽的动人瞬间,成为支撑他们持续发展的点点星光。转机很快到来,团队接到广告了,同时奶龙表情包在年轻人之中火了。一开始,这些表情包是来自粉丝的二次创作,团队发现很受欢迎以后,推出了官方微信表情包,目前每月推出一版。
出海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2024年,随着奶龙的IP影响力越来越大,企业有了出海的计划,在做市场调研时,他们偶然发现印尼当地有一个“大V”,专门做奶龙视频的搬运,而这个账号已经有了百万粉丝,这更坚定了第七印象“出海的决心”。

团队顺势“下南洋”。有庞大的粉丝支持、奶龙IP效应,公司与多个合作方携手出海。据胡云馨介绍,以名创优品为例,其带着奶龙的产品出海到了57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去年全年第七印象给合作的品牌方带来的经济价值超过40亿元。在胡云馨看来,这就是做文化IP的价值所在。
另一边,近年来,以网剧、网友、网文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走红海外。5月23日,在广州本土成长起来的游戏《鸣潮》上线一周年,这个游戏具有高自由度战斗玩法和丰富开放世界探索。此前,苹果CEO库克访华期间,专程参加了《鸣潮》的Mac试玩会,并“点赞”游戏。
在广州,“中国游戏第一街”汇聚了网易、4399、三七互娱等近20多家国内外知名游戏公司,根据《2024年广东游戏产业数据报告》,去年广东游戏出海仍旧十分火热,除腾讯、网易外,三七互娱、灵犀互娱、四三九九、益世界等企业在海外如鱼得水,助力广东游戏出海营收规模达423.6亿元,逆势增长9.9%。
从地区来看,深圳和广州游戏出海营收规模合计占广东全省超九成。
就在文博会现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出海联盟成立。联盟发起单位代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总经理、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张志兵介绍了联盟成立的初衷,他表示,文化出海正当其时。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的核心引擎,更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这里汇聚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港澳文化的国际视野,以及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
“从研发来看,游戏企业未来可能会更侧重于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玩家。现在不少海外玩家本身就很喜欢中国的网络小说,协会也正在推动将网文IP和内容改编成游戏,再发行到海外,效果比我们原先预想的还要好。”广州市游戏协会会长王娟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以《黑神话:悟空》在海外火爆为例,其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成功出海、获得关注。从行业协会角度出发,王娟希望能更好地利用游戏这个媒介,面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
AI开辟出海新航道
在“万物皆可AI”的时代,本届文博会上最高频出现的词就是AI。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了人工智能展区,60多家头部企业参展,涵盖机器人、无人机、AI翻译等前沿应用。“文化+科技”打开了文化产业的无限可能——你可以戴上VR眼睛沉浸式游览博物馆,也可以用智能乐器“无实物”敲打架子鼓,还可以看到机器人跳舞、咏春、弹古筝。
当文化产品的含“AI”量越来越高,企业的“出海路”走得愈发笃定。
在深圳感音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工作人员用两根会发光的鼓棒,对着空气敲打,就能逼真模拟传统架子鼓的声响。
企业市场销售伍尚勇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公司成立于2021年,短短几年就已经从国内销往全球,产品不仅在亚马逊上热销,还建了自己的独立站。据悉,在国内外,像“空气架子鼓”这样的智能乐器生产厂家数量并不算多,而智能乐器轻便、门槛低、性价比高等特点,也让其在海内外备受欢迎。
就在最近,感音科技收到了一笔来自巴西的订单,工厂于是对这批产品的颜色、包装材质、logo都做了定制化处理,并且把连接智能乐器的APP语言也改成了葡语。
这样的“黑科技”充斥文博会的每一个角落,深圳市玖治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成立只有三四年的企业,主营产品是智能戒指。依托低功耗生物信号采集芯片、生物信息传感与算法等核心技术,开发智能戒指等可穿戴设备。
成立时间不长,但目前玖治科技市占率已达第二。跨境电商为其产品打开了广阔的渠道,玖治科技在亚马逊平台的销售在外贸占比超过一半。企业市场销售梁小亮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穿戴设备的核心技术均为自研,依赖三个传感器,智能戒指主要能够监测睡眠呼吸暂停情况等,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
正是这样的核心黑科技,才让智能制造企业在复杂的外贸形势中屹立。4月特朗普对全球挑起“关税战”,而美国正是玖治科技的核心海外市场。据梁小亮介绍,上个月海外仓有备货,而产品由于性价比高,在跨境电商平台十分热销,到了这个月中美关税互降,销售基本不受影响。
“文化+AI”的融合,更是让“中国智造”实现价值跃升,让文化产业在海外“破圈”。去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从机器人弹古筝到3D打印手办,从VR大空间到《咏春》出海,广东以超强制造能力作为底座,赓续文化脉络,实现在各式各样场景的落地应用。

英歌舞机器人。谭海燕/摄
就在本届文博会开幕首日,广东针对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领域,重磅发布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包”。
其中,出海相关内容被频频提及。例如,这六个“政策包”提到,大力支持电竞出海、打造“粤产游戏出海矩阵”、对出海的微短剧可最高给予50万元译制补贴、对专门面向海外市场发行的微短剧可最高给予50万元扶持。既有宏观层面引导,又有真金白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