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外商最青睐的投资首选地之一,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11月12日,一年一度的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发布会上,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发布2024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2024年度,共计265家外商投资企业入围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收入、进出口总额、纳税贡献、创造就业四项百强榜单。
其中,有58家企业同时上榜两个榜单,25家企业同时上榜三个榜单,历峰商业有限公司、路易威登(中国)商业销售有限公司、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同时上榜四个榜单。

2024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的上榜企业情况。
外资百强企业贡献大
据上海外商投资协会会长黄峰介绍,与上一年度相比,2024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中的外资百强企业从258家增加到265家。
265家上榜企业是上海外商投资企业的核心力量。统计数据显示,百强外商投资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占当年上海参加外商投资年度报告企业总营业收入的31.16%;进出口总额占上海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的44.68%;纳税总额占上海参加外商投资年度报告企业纳税总额的31.75%;总就业人数占上海参加外商投资年度报告企业从业总人数的17.50%。
在四项百强榜单中,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列营业收入百强前三,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上海近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列进出口总额百强前三,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列纳税贡献百强前三,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列创造就业百强前三。
从境外投资者的国别/地区分布来看,美日德企业持续领跑,来自这三个国家的企业数量合计在榜单中占据半数以上,占比为55%。其中美国企业数量连续第五年位居榜首,共有87家企业上榜,较上一年度增加4家。

上榜企业的境外投资者国别/地区分布。
从百强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超过半数的企业设立在浦东新区,共149家,其中,128家注册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从行业来看,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前三位。
外资百强稳,上海外资稳。上海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764家,同比增长5.5%。截至2025年9月,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60家、外资研发中心631家,始终保持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地位。
高技术产业成绩亮眼
上海确立了重点发展的“3+6”新型产业体系,生物医药是上海的3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在沪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热土。在2024年度上海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单中,共有19家生物医药企业上榜,较上一年度增加7家。
除了数量上的增加,纳税贡献、进出口总额同样普遍增长。2024年度共有9家生物医药企业上榜纳税贡献百强,其中8家企业年度纳税总额同比2023年度实现增长,7家企业实现两位数增长;2024年度共有10家生物医药企业上榜进出口总额百强,8家企业年度进出口总额较2023年度实现增长。其中,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年度进出口总额增幅较大,新上榜进出口总额百强榜的第98名。
据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十四五”期间,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上海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达到33.5%,较2020年末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为主的高技术制造业占制造业外资比重达到52%。外资研发中心能级不断提升,今年新认定外资研发中心40家,累计达到631家,其中全球研发中心19家。
米其林于2001年在上海设立总部,公司业务也从最初的轮胎生产、销售和研发,发展到快修网络、飞机轮胎销售、米其林指南、智慧出行服务解决方案等多项业务领域。发布会上,入围百强榜的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米其林中国区副总裁吴俊毅介绍,2024年他们成立了米其林(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将新型无毒的生物基树脂业务ResiCare引入中国市场,在环境方面,米其林在华3家工厂已经实现100%绿电,米其林上海工厂已经被认定为上海市绿色制造体系示范企业和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进博会上,米其林(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与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生物基、无毒、高性能树脂体系的研发与产业化。

上榜企业在上海的区域分布。
外资金融业表现不俗
金融业是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增长引擎,外资金融企业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4年底,上海已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1782家,其中555家是外资金融持牌机构,超过30%。黄峰介绍,从2024年度上海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上榜情况看,共21家外资金融企业上榜。
“在营业收入百强榜单中,金融企业上榜8家,其中5家企业年度营业收入同比2023年度实现两位数增长。”他说,其中,保险业营业收入表现亮眼,8家上榜企业中,6家为保险业企业。“汇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为新上榜企业,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增幅较大;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同时登上营业收入、纳税贡献和创造就业三个榜单,在营业收入总榜中排名前十,且在创造就业榜中稳居前十,展现了该企业较为强劲的综合实力。”
而在纳税贡献百强榜单中,外资金融企业上榜14家,其中2家银行增幅较大,分别为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和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黄峰认为,外资金融企业在百强榜上的亮眼表现,得益上海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布会上,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首席对外事务官王宏林说,2020年,友邦人寿正式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自2020年起,他们连续几年跻身上海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2024年首次同时进入营收和就业双榜前十。“未来,友邦人寿将致力于将保险资金转化为耐心资本,投向上海建设关键领域,还将推进保险资管公司筹建,深化养老健康数字化创新。”
今年6月,友邦人寿宣布,已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筹建友邦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邦保险资管”)。友邦保险资管的获批筹建不仅彰显了友邦人寿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承诺,更是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果的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