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跨国药企强生披露2025年一季报。在财报中,强生对关税所带来的影响做出了最新的预计,并表示可能会给公司造成4亿美元的利润损失。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基于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强生进一步调高了对今年整体业绩的展望,预计将达到916亿美元至924亿美元。
或将产生4亿美元损失
具体来看,强生公司首席财务官约瑟夫·沃尔克(Joseph Wolk)表示,公司预计关税措施将产生约4亿美元的影响,其中大部分与医疗技术部门(MedTech)相关。这一估算主要基于已经公布的关税计划和实施时间表。
这4亿美元包括未被美墨加协定(USMCA)豁免的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关税,以及部分影响产品的钢铁和铝关税。此外,中美之间的关税也包含在内,这是金额中的主要部分。
“关税成本将主要计入商品成本,并将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中,随后在未来期间通过损益表逐步释放。”约瑟夫·沃尔克解释道。
强生CEO华金·杜阿托(Joaquin Duato)则直接指出,若要提升美国在医疗科技和制药领域的能力,优惠的税收政策要比关税政策更有效。
至于如何降低关税对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强生方面表示,由于现有合同协议的限制,在医疗科技和制药领域的价格调整空间非常有限。公司目前仍致力于通过多种方式减轻影响,持续关注关税政策的动态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应对策略,以确保业务的持续增长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业绩层面,强生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219亿美元,同比增长4.2%。其中创新制药业务销售额实现139亿美元,同比增长4.2%;医疗科技业务销售额达80亿美元,同比增长4.1%。
对于今年整体的业绩展望,强生预计总销售额将达到916亿美元至924亿美元。
收购成果初现
今年第一季度,强生医疗科技业务实现4.1%的销售增长。公司表示,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我们近期收购的心血管业务Abiomed和Shockwave的强劲表现,以及在外科视力和伤口闭合领域的出色成绩。
其中,医疗器械公司Shockwave由强生于2024年4月以1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的核心产品为冲击波球囊设备用于血管内碎石术(IVL),这款产品为全球首推。
在国内,Shockwave早在2021年3月就同健适医疗成立了合资公司,引进“血管内冲击波”钙化处理技术。2022年,“Shockwave血管内冲击波”成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首个血管内冲击波医疗器械,在国内铺开市场。
创新制药方面,强生预计精神分裂症药物Caplyta(lumateperone 卢美哌隆)的并入将成为2025年公司整体销售额的重要驱动因素。
这款药物来自强生对Intra-Cellular的收购,后者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法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今年1月,强生以146亿美元的总估值收购了Intra-Cellular,溢价率超60%。
超高溢价的背后是卢美哌隆这款核心药物,该药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首个也是唯一一款用于双相Ⅰ型和Ⅱ型抑郁的辅助治疗和单药治疗的药物,该药还获批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分析机构曾预计,卢美哌隆的销售峰值有望突破50亿美元。
此外,强生自身旗下创新肺癌治疗药物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的联合疗法在今年也有望进一步发力。
据其披露,今年第一季度埃万妥单抗与第三代EGFR抑制剂兰泽替尼(Lazcluze)的联合疗法保持着强劲的市场推广势头,销售额达到1.4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强生预测,到2027年这一联合疗法的市场销售额将达到目前预期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