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京东方面了解到,京东外卖已在深圳、南京、哈尔滨、武汉等全国25个城市试点取消骑手订单超时罚款,改为启用“服务分”管理机制。根据试点规则,骑手若出现配送超时,将不再直接扣除现金,而是依据超时区间扣除相应服务分,推动管理方式从处罚约束向正向激励转变。
“我们希望通过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让骑手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更从容地服务用户。”京东外卖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未来将视试点效果持续迭代,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在今年8月26日举办的骑手算法协商共治开放日上,美团骑手体验运营负责人表示,众包骑手非常关心的超时罚款,美团将在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
据美团方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前平台率先在泉州试点“安准卡”,以遵循超时扣分、准时加分的方式,替代原有的超时罚款。截至8月份,已在22个城市试行超时免罚机制。在具体举措方面,以培训学习代替扣款,既给骑手松绑,也标志管理思路从“以罚代管”转向更温和、更科学的正向激励。
10月14日,饿了么城市骑士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超时免罚新试点来了!出餐慢报备也已优化》一文提到:针对众包骑士反馈超时扣款的取消,平台正在试点推广新版服务分,通过扣服务分等方式取代原有的超时扣款,努力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目前正在南通、常州、揭阳、景德镇等城市试点推广,预计10月份覆盖更多城市。
“外卖平台密集调整超时处罚机制,核心动因在于平衡商业效率与劳动者权益。从长期看,这是平台经济从粗放增长转向精细化治理的必然选择,也反映劳动关系数字化重构的行业趋势。”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政策引导是重要推动力。9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聚焦配送员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工作时间、职业发展和关怀等方面,《基本要求》要求平台规范用工关系,保障配送员合理收入与劳动时间,加强业务培训与职业保障,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可持续的配送员权益保障机制。
在郭涛看来,多平台同步推进管理革新,预示正向激励将成为外卖行业竞争的新维度。通过积分制、培训替代扣款等方式,平台将构建“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治理体系,这既是应对监管要求的主动作为,也是提升骑手黏性的战略举措。此类创新有望推动行业形成更科学的服务标准,驱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质量竞争,促进可持续发展。
“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广,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平衡消费者对配送时效的期待与骑手工作环境的复杂性。”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多方协同:平台需着力优化算法、增强规则透明度,并构建骑手与用户间的沟通机制;骑手需提升专业能力,适应从“怕超时”到“重准时”的心态转变;消费者也需给予更多理解,接纳更具弹性的配送时间。此外,政府应完善法规以推动行业标准统一,商家需保证合理的出餐速度,社区亦有必要建设支持配送的便利设施。
在陈礼腾看来,此番改变远非简单的规则调整,而是一场关乎效率、公平与尊严的治理升级,标志着行业发展从追求速度转向寻求价值回归。唯有平台、骑手、消费者与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协同推动技术优化与理念革新,才能迈向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外卖行业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