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透控股、派驻股东到正式更名,京东集团前后历时半年,终于名正言顺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消金牌照。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日前发布的批复显示,同意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消金”)将中文名称变更为“天津京东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消金”),英文名称变更为“Tianjin Jingdong Consumer Finance Co., Ltd.”。

对于此次更名,京东消金表示,公司名称变更不影响已签署的合同、协议的效力,公司业务和客户服务不受任何影响。公司未来将致力于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客户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捷信消金变更为京东消金,从品牌层面讲,意味着该持牌主体已纳入京东集团旗下,后续有望为京东金融的自营、联营贷款提供持牌助力,在杠杆率、发行金融债等层面获得比小贷更领先的持牌优势;从行业层面讲,则意味着消费金融行业的“互联网系”公司又添一名实力新成员,有望带动持牌消费金融行业的整体注册资本、贷款规模等指标的增长。
捷信消金最新发布的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48.42亿元,负债总额为22.68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5.74亿元。

早在去年12月,京东集团即通过股权重组方式成为捷信消金的最大股东。该笔交易也成为2024年4月《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施行后,平台公司通过参与股权重组获取消费金融牌照的首例。
根据天津银行当时发布的公告,公司与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Home Credit N.V(捷信集团)以及捷信消金,共同签订了捷信消金的重组协议。
其中,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均为京东集团旗下主体企业。
公告显示,这5家新股东将对捷信消金的投资通过先减资、后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等股权重组的方式,将捷信消金的注册资本从70亿元调整至50亿元。通过该笔交易,京东集团完成对捷信消金的入主控制,合计出资32.5亿元,持股65%,成为最大股东。


京东集团也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了该笔交易,同时通过提名九个董事会席位中的三个席位获得了重大影响力。

公开资料显示,捷信消金成立于2010年,是我国首批四家消费金融试点公司之一,公司注册地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曾经资产规模达到近千亿元,但受行业竞争加剧以及转型失利的影响,公司业绩大幅缩水,2022年税后净利润为0.34亿元,2023年税后净亏损达到31.99亿元。

据此前公布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调整股权结构及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捷信消金股权结构变更后,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0%股权、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5%的股权,京东集团通过以上两个主体合计持有公司65%的股份。天津银行持股为10%。

天津银行也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2024年,该行参股投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加强与消金大股东战略合作、拓展普惠金融客群、增强普惠金融发展能力,在新发展格局中与其他投资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对于更名后如何重塑竞争力,苏筱芮坦言,基于当前持牌消费金融处于严监管状态,建议京东消金一是要认真梳理同业消金公司的罚单问题,从中汲取经验,在变更之初就严密筑牢合规“防火墙”;二是要关注原有捷信消金的存量资产,做好存量业务的有序过渡及衔接,就债权债务等关键信息,对金融消费者做好信息披露及送达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