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智元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新增股东京东旗下子公司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具身智创创业投资基金(孚腾资本)。

图片来源:企查查,下同
这是继3月腾讯(00700)领投后,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的又一重要进展。
再获巨头加持,IPO筹备中?
据企查查数据,智元机器人注册资本从8045.8万元增加217.8559万元至8263.67万元,新增股东京东科技持股比例和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分别持股0.7490%。

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由上海国投与浦东新区联合发起,目标规模10亿元,聚焦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至此,智元机器人股东阵容已涵盖腾讯、京东、百度(09888)、比亚迪(002594)、立讯精密(002475)、红杉中国等产业与私募基金资本,形成“互联网大厂+汽车产业链+国资”的多元生态。
融资热潮下,智元机器人近期动向表明,其或正在筹备IPO。
近日,智元机器人在BOSS直聘(02076)App发布“证券事务主管”岗位,要求候选人具备3年以上IPO实操经验,完整参与至少1个境内外上市项目,职责包括协调中介机构、推进上市时间表及执行方案等;同日发布的“法务总监”岗位亦要求为资本市场项目提供法律支持。
然而,发布岗位后不久,相关招聘信息突然下架。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上述岗位为“储备岗位”,但未对准备IPO事宜进行回应。储备岗位是指企业为满足未来业务扩展和人力资源调整需求而设立的岗位。
这一动作被市场解读为智元机器人IPO加速的信号。
技术派创始团队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财中社》注意到,其创始团队堪称“顶配”:CEO邓泰华是华为原副总裁;联合创始人彭志辉(稚晖君)为B站百万粉丝科技博主,2020年通过“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加入华为,2022年底从华为离职并开始创业;首席科学家罗剑岚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人工智能实验室,先后在谷歌(GOOG) X、谷歌 DeepMind 从事研究。公司成立当年即跻身独角兽企业。
在技术层面,智元机器人构建了“本体+AI”全栈能力,旗下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线覆盖工业、商业、家庭场景,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
远征系列的双足人形机器人主打工业与商业场景,其中,远征A2-MAX重载特种机器人专为搬运、码垛等场景打造,部分型号则适用于营销客服、展厅讲解等场景;精灵系列以智元精灵G1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为代表,适配多场景工作,适用于95%的工厂通道;灵犀系列推出的机器人包括双足灵犀X系列和四足机器狗D系列,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发布一款面向家庭和其他C端场景的四足机器人产品,下半年灵犀X2实现规模化出货。
2025年1月,智元机器人宣布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其临港工厂已实现量产,产品销往全球多地。根据公司规划,预计2025年出货量保持在数千台,营收将保持数倍规模增长。
公司的“朋友圈”
迄今为止,智元机器人已完成10轮融资。
2023年3月,公司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有高瓴创投和奇绩创坛;2023年4月初完成A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鼎晖投资、高榕资本等跟投;2023年4月底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有临创司南基金、BV百度风投和经纬创投等;2023年8月至2024年9月完成后续5次A+轮融资,投资方有比亚迪、蓝驰创投、立讯精密旗下立景创新、上汽集团(600104)旗下上汽投资、红杉中国、北汽产投和软通动力(301236)等。
2025年3月腾讯领投的B轮融资中,投资方还有TCL科技(000100)旗下TCL创投、龙旗科技(603341)等。而自腾讯领投的B轮融资以后,智元机器人的公司估值已攀升至150亿元。
为突破人形机器人“成本高、场景少”的行业瓶颈,今年以来,智元机器人加速与A股上市公司共建生态。
3月17日,卧龙电驱(600580)旗下浙江希尔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与智元机器人签署股权投资协议,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技术、柔性制造、工业自动化和AI清洁方案等方面的合作;3月24日,大丰实业(300743)与公司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合作开发文娱场景机器人。
4月7日,智元机器人与均胜电子(600699)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发机器人“大小脑”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攻关等,同日与均普智能(688306)旗下均普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做机器人的本体共研、制造和销售。
5月8日,宁波华翔(002048)与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资设立机器人公司,拓展机器人装配、供应链等合作场景。
具身智能赛道竞争白热化
智元机器人的融资动态也体现出具身智能赛道的白热化竞争。
近期,美团(03690)战投领投自变量机器人(详见《财中社》此前的文章:《美团领投具身智能新锐:自变量机器人累计融资超10亿》),蚂蚁集团成立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的灵波科技,阿里(09988)参投逐际动力,行业融资总额超百亿元。
与纯硬件厂商不同,智元强调“大模型+机器人”融合。其自主研发的Genie Operator-1(智元启元)大模型,为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可利用人类视频训练机器人执行擦桌、叠衣等任务,大幅降低具身智能门槛。
京东云AI负责人表示,具身智能是京东布局AGI(通用人工智能)的三大方向之一,未来将聚焦机器人与大模型的深度结合,让AGI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
然而,行业仍面临现实挑战。目前,人形机器人单台成本高达数十万元,远超工业场景ROI(投资回报率)阈值;消费端需求集中在展演、陪护等非刚需领域。
在优必选(09880)已在港股上市、宇树科技凭借自身技术突破而扩大影响力之时,智元机器人此时透露出的备战IPO风声,或是人形机器人行业从技术竞赛向资本化竞争转变的信号。从天才创业团队到资本宠儿,智元机器人正站在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交叉口。随着京东、腾讯等巨头的持续加码,这场具身智能赛道的竞赛,或将重塑全球制造业与服务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