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京东集团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一季度,京东集团收入为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同比增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8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89亿元。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消费情绪提振,叠加京东供应链能力及用户体验的不断优化,共同驱动了京东的业绩增长。
核心品类增速明显
报告期内,京东的商品收入同比增长16.2%,各项业务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零售业务仍是京东的基石。
一季度,京东集团在核心品类上的增速明显。带电品类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7.1%,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4.9%,其中商超品类连续5个季度保持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
一季度,京东集团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实现了连续6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增速超过20%。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户数和订单量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长。
今年2月,京东正式推出外卖业务,目前京东外卖的日订单量已接近2000万单。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京东表示,京东外卖深植于京东生态,京东从核心零售出发,向即时零售和外卖业务扩展,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京东在电话会上表示,“我们认为外卖对于京东而言,是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业务。相信随着规模的增长,京东外卖业务也将逐渐释放规模效应。京东外卖将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丰富基于地理位置的产品供给,升级京东的末端配送网络,促进用户增长。我们的中长期目标是进一步提升京东整体生态的协同效应和运营能力,为公司的长期健康增长提供动力。”
国际业务迸发增长动力
海外业务方面,京东持续拓展欧洲线上零售,在伦敦地区试运营全品类在线零售品牌Joybuy,依托于京东的供应链和物流能力,目前已在伦敦地区提供当日和次日达服务。随着柬埔寨、澳大利亚开通站点,并向当地用户推出全品类包邮,目前京东全球售“海外包邮区”已扩展至新、马、泰、日、韩等9个国家。
一季度,京东物流波兰华沙2号仓正式投入运营,京东产发已在亚太、欧洲、中东等地区拥有并管理着超过40个基础设施项目,京东工业国际业务已经为超百家中资企业提供伴随式出海服务,覆盖墨西哥、匈牙利、印尼、泰国等国家。
日前,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元的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截至4月底,已有上万家企业与京东采销进入到实质性采购洽谈阶段。
技术助推业务增长
自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截至2025年一季度,京东体系的研发投入累计达1456亿元。
京东在电话会上表示,公司正逐步将AI技术试验和应用在零售场景和供应链全链路中。在需求端,京东通过AI识别需求,以AI优化搜推体系,提升需求和供给的高效精准连接;在供给端,京东为商家更新AI工具,帮助商家降本增效,同时通过AI提升自营采销在寻源、选品、定价等环节的效率。
智能体已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京东的智能体正在走向深度应用阶段,截至目前,京东内部已有超过1.4万个智能体在运行。京东云基于京东实战经验,成功解耦出协同办公、专业助手、客户服务、营销推广和数据应用五大核心场景,并通过京东云JoyAgent智能体平台向行业输出AI生产力,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在物流领域,京东物流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治理与建模分析一体化解决方案,在一季度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
在医疗健康领域,依托国内首个全面开源的医疗垂类大模型“京医千询”,京东健康发布了基于线上全场景的大模型全系产品“AI京医”,和业内第一个面向医院全场景的大模型产品“京东卓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