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京东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8 22:22:30 股吧网页版
观察:京东、美团“外卖大战” 股民已先“买单”?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胡华雄

K图 JD_0

K图 09618_0

K图 03690_0

  近日,京东和美团的“外卖大战”,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并已产生一系列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两家公司近期股价大幅下跌,跌幅明显超过同期大盘。

  数据显示,4月以来,京东集团港股累计下跌约两成,美团港股则累计下跌逾17%,显然市场担心两家公司激烈交锋可能会拖累其业绩。这里可以作一下简单测算,假如有投资者在4月初分别买入1万港元的京东或美团股票,并持有至今,持股损失可能均已过千港元。从这个意义上讲,两家上市公司背后的股民已先为这场外卖业务的交锋“买单”。

  京东、美团“外卖大战”的背景是,外卖行业在经历这些年快速发展后,仍存在一些痛点亟待解决,如行业对骑手社会保障显得不足,一些餐饮商家抱怨平台抽成较高。京东通过找准这些行业痛点,高举高打顺势切入,既是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实际可能也是“防守反击”,因美团近年凭借在短距离电商方面的优势扩充品类,闪购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已与京东核心的3C等品类产生不小的竞争。

  从两家企业当前实际情况来看,美团在外卖业务上优势明显,京东则有一定撼动行业格局的实力和潜力。对美团而言,作为处在历史上比较“卷”的外卖赛道上胜出的选手,美团在昔日激烈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逐渐成长为行业巨头,展现出在外卖赛道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并逐渐培养出较强的用户黏性,这是其他企业短期内无法撼动的优势;对京东而言,不同于其他潜在的行业入局者,京东有自建物流和骑手方面的明显优势,切入同样依赖物流配送的外卖行业,也顺理成章,且京东资金实力较为雄厚,有一定持续投入能力。

  从财务上来看,双方虽均为大型平台企业,但也仍有能力边界。数据显示,京东在经历前期连续数年亏损后,2019年开始实现年度盈利,2021年又转亏,2022年才开始持续实现年度盈利,2024年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14亿元;美团的情况大体相似,在经历连续数年亏损后,公司2019年开始盈利,后又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开始重新实现年度盈利,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358亿元。如果两家企业均通过连续大额“烧钱”补贴方式抢夺市场,会对企业资金面造成不小压力,毕竟双方均还有除了外卖之外的其他业务需要资金支持和哺育。

  京东外卖推出“百亿补贴”,看起来誓要在外卖市场分一杯羹,而美团目前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也没有“认怂”的理由,外卖市场这场战局未来走向如何,还存在很大变数。

  笔者认为,只要两家企业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良性竞争,不以损害消费者权益为代价,不利用规模优势搞垄断或排他性竞争,确保竞争过程合法合规,相关行为均无可厚非。在目前的竞争中,更多的入局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以及相对更实惠的价格。笔者相信,如果在后续的竞争过程中,平台企业能更好地平衡消费者、骑手、商家、股东等各方利益,促进企业和行业长期良性发展,产生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或许是各方更愿意看到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