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关税对我们玩具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没有生产的暂停生产,而已经生产完的美国订单暂停出货。现在我们工厂大概有30%的美国订单处于暂停出货的状态。” 广东省东莞市希乐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陆利明的这番话,道出了不少外贸企业的无奈。
作为玩具生产企业,其产品主要出口美国与巴西等国家。如今,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让这家企业乃至整个玩具行业一度陷入困境。
面对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不利局面,我国迅速行动,加快稳外贸政策支持的步伐。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着力稳就业稳外贸”“要稳定外贸外资发展,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我国稳定外贸外资发展的坚定决心,为市场释放出稳外贸的强烈信号。
外贸企业承压前行
在广东这个中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众多外贸企业都在承受着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重压。玩具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受美国加征关税的冲击。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也遭遇“最大关税挑战”。
宁波市新东方工贸总经理朱秋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出口单一美国市场的企业。
“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对等关税’的影响是双重的。”朱秋城认为,传统大宗商品出口面临更高关税壁垒,而通过跨境电商渠道的“小批量、多批次”出口模式也受到直接遏制。
不过,朱秋城向记者透露:“像我们头部的跨境企业,实际上影响不大。因为我们企业实行的是全球化战略,不仅做美国市场,四五年前也开拓了东南亚市场,而且公司有品牌效应,可以实现产品溢价。”
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企业积极调整发展战略的重要性。面对美国关税的挑战,外贸企业自身也需要积极调整业务结构与市场结构。
关税冲击已至,出海企业不得不对现有的模式进行调整,海外仓、本土化运营和多元化市场布局或将成为应对贸易壁垒的核心策略。这也将倒逼中国企业从“低价竞争”转向品牌化与供应链全球化布局,长期或推动产业升级。
朱秋城认为,外贸企业需要不断开拓东南亚新市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很多企业的产品加速出海;同时还需要开拓国内市场以及产品本土化。“比如,像我们公司在美国有自己的分公司,可以将原材料运输到美国进行组装。”
“我们目前只能加大其他市场的客户开发。”陆利明透露,目前公司的报价比之前更低,以降低利润获得价格优势。
多位受访的业界专家坦言,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一定冲击,尤其是对部分以美国市场出口为主的外贸企业影响较大,需要出台一些扶持政策。而此次会议提出的“一业一策、一企一策”, 旨在用实实在在、精准性的举措支持外贸外资发展。这种差异化政策更能激活经济脉络。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记者表示,在具体操作上,可建立行业动态监测系统,对出口依存度超30%的产业实施物流成本专项补贴。比如,对跨境电商企业实行海外仓建设税收抵扣。
政策助力企业破局
近期,我国在应对关税冲击方面动作频频。
4月6日,商务部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4月15日,海关总署召开进出口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座谈会,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企业信心。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和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清单,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开放提速加力。
中国银行海南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巢真对记者表示,应对当前复杂国际经济形势需要扩大服务业开放,能减少对传统货物贸易的依赖,形成“货物 + 服务”双轮驱动的开放格局,将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成为我国贸易的重要着力点。
此外,各方也在积极支持出口转内销。上海静安区通过内外贸一体化的线下线上联动平台,帮助外贸企业顺利实现出口转内销的平稳过渡。京东、百度、美团等平台跟进,以AI 技术、流量扶持、设立外贸专区等不同方式,全面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对于出口转内销,朱秋城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要根据自己的企业品类实际情况去定,并不是所有的出海企业适合转内销。”
在稳定外资发展方面,朱克力还建议,针对重点外资企业,可建立服务专班机制;对中小型外资研发中心,可试行“研发设备快速通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组合拳;此外,可建立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支持外资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通过政策杠杆撬动技术外溢。
在关税冲击下,各国都在探索应对之策。韩国近日推出了针对汽车、芯片行业的补贴计划。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由于韩国出口汽车和芯片的企业数量很有限,出台补贴政策相对好落地。而中国出口美国的企业成千上万,要出台资金支持政策的操作难度比较大。参照以往历史经验,可以给出口企业一定贷款展期,甚至免息政策。
在政策扶持上,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研究员、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美国关税的挑战,需要政府及其他部门在业务与市场结构调整中给予帮扶。“相关部门加大刺激内需力度,各方合力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以内需增长化解出口受阻;帮助出口企业开拓转口贸易市场;为受困企业提供短期资金支持。”
美国加征关税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促使企业和政策制定者重新思考发展路径。在这场挑战中,无论是企业的自我调整,还是政策的精准扶持,都将为我国外贸外资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