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激烈的半导体市场上,从来不缺乏兼并收购、投资重整的历史,更没有永远的敌人。这一次,芯片巨头英伟达和英特尔走到了一起,全球GPU和CPU龙头结成了历史性的联盟。这背后,一方面的推力来自英伟达的50亿美元真金白银;另一方面,芯片产品的合作,为双方打开增量市场,尤其对于英特尔而言,直接登上了AI大船。
16年后重归于好
当地时间9月18日,英伟达与英特尔宣布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AI基础设施及个人计算产品。同时,英伟达将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50亿美元。
双方宣布在产品领域展开三大合作:一是用英伟达NVLink技术打通CPU与GPU,实现无缝互联;二是英特尔为英伟达AI平台定制x86架构的CPU;三是面向PC消费市场,英特尔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全新x86 SoC。
一夜之间,英特尔迎来了久违的“高光时刻”。当天美股开盘后,英特尔股价瞬间拉升近30%,截至上周五收盘,英特尔市值达到1295亿美元,今年涨幅47.53%。
此次也是英伟达与英特尔自2009年关系破裂后的首次合作,并且罕见以直接入股方式进行。市场无不好奇交易是如何发生的。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1点,两家公司CEO黄仁勋、陈立武通过视频直播连线同框,回答了全球媒体的提问。在直播镜头前,两位都具有华裔背景的科技巨头CEO宣称,双方的合作是一次“历史性合作”。
而对于外界关心的此次交易背后是否为特朗普及其政府幕僚推动,黄仁勋予以否认。他表示:“我们认为,这将是一笔不可思议的投资特朗普政府完全没有参与这项合作,当然,他们应该也会非常支持。”他强调,合作只关乎技术与产品。
在历史上,英伟达与英特尔不仅长期是竞争对手,还有“旧怨”。2004年,英伟达和英特尔曾签署授权协议,英伟达可生产、销售兼容英特尔x86 CPU的集成显卡模组,英特尔也将获得英伟达的授权以使用其专利技术。
但之后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因授权问题爆发争端。2009年,英特尔向美国特拉华州法院起诉,声称与英伟达已签署四年的芯片组授权协议将不适用于其下一代CPU,英伟达则反诉英特尔违约,双方爆发官司战。
虽然双方最终在法庭上和解,英特尔同意向英伟达支付总计15亿美元,但从此以后,两家公司合作关系破裂,英伟达也于2009年停止生产所有集成显卡芯片组,放弃集成显卡转向专注做独立GPU业务。
拿到AI船票
对于正处于战略转型与财务压力交织阶段的英特尔而言,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英特尔曾是该行业的旗手,号称把“硅”放在了硅谷。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市值一度超过5000亿美元。然而,在经历近20年的战略失误后,其如今的市值仅约1400亿美元,昔日的市场主导地位已被AMD等竞争对手严重侵蚀。
有分析认为,当前英特尔的处境,与1997年的苹果惊人的相似。1997年8月,苹果命悬一线。市场份额暴跌,现金流失严重,多数分析师认为破产不可避免。微软宣布投资1.5亿美元为苹果提供生命线,承诺继续为Mac开发Microsoft Office,解决持续的法律纠纷,比尔·盖茨还公开表达支持。
彼时,微软的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而苹果的市值已跌至约20亿至30亿美元,前者规模约为后者的100倍。但正是这笔“救命钱”为史蒂夫·乔布斯的回归和苹果的重建赢得了宝贵时间。此后近30年,苹果股价实现了约1450倍的增长,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英特尔的代工业务要想存续下去,就需要赢得像英伟达、苹果、高通或博通这样的大客户。 长期以来,英伟达的高端GPU芯片依赖台积电先进制程,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未来英伟达将部分CPU或GPU芯粒交由英特尔代工,不仅可以分散供应链风险,也能为英特尔带来实质性的代工订单和技术协同。这对于亟须证明自己制程能力和良率水平的英特尔代工业务来说,是一块潜在市场。
电子商务市场研究公司的高级AI和技术分析师加德霍·塞维利亚说:“对英特尔来说,这将显著改变形势发展,并有效地将其在AI领域的落后者地位重塑为未来AI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也有分析师指出,英特尔代工仍存在挑战,作为昔日的半导体巨头,英特尔重金投入代工,但客户仍然较少,且落后于台积电制程工艺。美国投资分析公司CFRA的分析师Angelo Zino预计,英特尔的代工业务至少仍将持续亏损到2027年。
渗透PC领域
英伟达的投资也并非慈善,而是基于清晰的战略考量。黄仁勋表示,投资英特尔不是选择,而是必需,对其复兴潜力充满信心,这也将分散英伟达自身的风险。
借助英特尔成熟的x86生态,英伟达可在PC领域加速渗透。英伟达正在大力推进的自研ARM架构Grace CPU已落地,下一代Vera CPU亦在开发;而英特尔则有GPU Arc品牌,希望在高性能显卡和AI加速市场分一杯羹。在采访中,双方表示不影响各自的路线。
黄仁勋谈道:“我们正在开发革命性的产品,目标是年营收将近500亿美元的市场,像数据中心CPU市场每年营收250亿美元;消费产品中仅笔记本电脑每年就销售1.5亿台,我们将覆盖消费PC市场的大部分。”
谈及Arm,黄仁勋则表示,此次合作对Arm没有影响,“我们的Arm产品路线图将继续推进,并且对Arm完全承诺。我们有很多Arm客户,也在开发Grace后的下一代Vera CPU。我们目前基于Arm开发了激动人心的CPU产品,例如用于机器人和自动驾驶Thor处理器、N1。我们的Arm路线图让我们非常兴奋,与英特尔合作不会影响它”。
在他看来,在云服务器市场,Arm增长迅速,但x86仍是主流,全球大部分企业云实例仍然基于x86。对于x86架构,英伟达传统上通过PCIe接口及其他设备与x86 CPU连接,支持NVLink 8的扩展;对于Arm架构,英伟达支持到NVLink 72的扩展。通过与英特尔的合作,英伟达现在可以将x86架构扩展到支持NVLink 72,这对双方都是巨大的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