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6日,美国电脑和打印机制造商惠普发布消息称,为加速人工智能(AI)技术在公司核心业务中的应用,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4000至6000个岗位,并在2028年10月底前完成这一轮调整。此举旨在提升产品开发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并进一步提升企业整体生产力。
惠普目前约有5.6万名员工。公司首席执行官恩里克·洛雷斯(Enrique Lores)表示,AI正成为推动公司下一阶段增长的核心力量,将AI深度嵌入产品研发、内部运营和客户支持等环节,有望显著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同时提升用户满意度。
这也意味着上述部门将受到裁员影响。
惠普预计,该计划每年可节省约10亿美元成本,而实施重组本身就将花费约6.5亿美元。
此次裁员发生在惠普公布低于市场预期的盈利展望之际。公司预计下一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将在2.90至3.20美元之间,低于分析师3.33美元的普遍预期。惠普表示,美国贸易关税导致的额外成本是压缩盈利空间的主要因素之一。
消息公布后,惠普股价一度下跌6%。

尽管盈利前景承压,惠普第四季度的营收表现仍好于预期,达到146亿美元。人工智能电脑(AIPC)需求强劲,在截至10月31日的季度中占到公司出货量的30%以上,显示消费者与企业市场对AI终端设备的兴趣正在快速增长。
供应链方面,惠普也面临新的压力。随着全球科技巨头争相构建AI基础设施,DRAM和NAND等内存芯片价格持续上涨。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由于数据中心需求飙升,内存成本正在迅速攀升,可能影响惠普及其他PC厂商的利润表现。洛雷斯透露,内存目前占典型PC成本的15%至18%,近期涨幅超出预期。
惠普此前已经开始推进组织调整。今年2月,公司已裁撤1000至2000名员工,作为重组计划的早期部分。此次新宣布的裁员计划表明,AI正驱动公司进入规模更大的结构性变革。
惠普并非唯一将AI技术融入人员重组的企业。近期,多家跨国公司在削减岗位时均提到AI带来的流程优化与岗位替代效应。例如,知名律所高伟绅(Clifford Chance)宣布,将伦敦办公室业务服务岗位减少约10%;普华永道(PwC)缩减了2021年—2026年招聘10万人的计划;金融科技公司Klarna则称,通过AI实现的效率提升,使其过去三年通过自然减员将员工规模几乎减半。
这类调整背后,是AI对就业结构的深刻影响。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指出,美国约40%的岗位存在被AI取代的可能,尤其是行政、文秘、财务处理、法律服务等重复性任务较强的工作,以及危险或体力型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