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上海餐饮消费,上海在供需两端同时出手。在推出“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激活消费者的热情后,市商务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上海餐饮企业发展环境的若干措施》,为餐厅经营者降本增效。
记者获悉,上海将拿出“真金白银”,支持餐饮企业门店装修改造与拓店布局,减轻餐饮企业运营成本,加大融资支持力度,还将支持各市场主体举办特色餐饮促消费活动,优化外摆位等综合管理工作等。
真金白银支持企业装修及拓店
根据《若干措施》,上海将支持餐饮企业门店装修改造与拓店布局。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政策实施期间,上海对业务增长水平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对本市消费市场有带动效应的餐饮企业,对其连续经营超过3年的餐饮门店进行装修改造,给予每家门店最高5万元一次性奖励,同一企业最高50万元;经营门店数量较上年实现净增长的,按最高5万元/个的标准给予企业净增门店拓展奖励,同一企业最高50万元。
同时,上海鼓励各区对连续经营超过3年的餐饮门店或企业出台配套支持政策。优化限额以上餐饮企业门店装修工程审批,修订出台既有建筑装饰装修相关政策文件及办事指南,施工许可证核发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制定出台限额以下餐饮企业门店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完善备案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户外招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强化指导服务,提升街镇审批事项的按时办结率及首办成功率。
《若干措施》明确,减轻餐饮企业运营成本。记者获悉,上海将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要求,对新招用2025届及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本市登记失业青年,并签订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按每招用1人补贴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各区结合实际,对辖区内获得食品经营许可证(JY2)的餐饮主体门店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最高减按50%收取,相关费用由各区政府统筹安排予以保障。
和记小菜区域经理杨海一大早就学习了新政,发现不少举措都提到了企业心坎里。他告诉记者,对规模较大的连锁餐饮企业来说,有几条举措很给力,特别是“优化限额以上餐饮企业门店装修工程审批,修订出台既有建筑装饰装修相关政策文件及办事指南,施工许可证核发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他说,和记小菜目前在上海有14家门店,去年新开两家门店,其中一家门店面积达3000平方米,显示出企业对上海餐饮市场的信心。但开新店前,门店装修工程审批等环节经常会卡,如果新政能快速落地,对企业开新店十分有利。
杨海还认为,“对辖区内获得食品经营许可证(JY2)的餐饮主体门店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最高减按50%收取”这条政策也非常给力,如果能有效落实,对企业而言是实打实的减负。他透露,得益于餐饮消费券,餐厅的业绩有所提升,如果有合适的位置,今年企业还会考虑在上海扩新店。
支持特色餐饮促消费活动
《若干措施》还提到,上海将加大餐饮业融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餐饮主体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服务能级等给予担保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有效运用大数据和金融科技手段,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加大对餐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保险机构针对餐饮业小微主体需求,开发普惠型保险产品,鼓励对财产损失、营业中断、食品安全等潜在风险提供保险保障。政策实施期间,对业务增长水平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对本市消费市场有带动效应的餐饮企业,对其短期经营性贷款给予50%最高50万元的利息补贴支持。
特色餐饮促消费活动是上海餐饮业的活力涌现点。根据《若干措施》,上海将支持特色餐饮集聚街区、商业综合体等主体举办品质化、特色化、创新性的精致餐饮促消费主题活动。对吸引餐饮品牌企业超过20个并减免摊位费、水电费等支出且市场效应显著的活动,给予举办活动的主体一次性最高30万元奖励;对活动实现统一收银且收银单位对本市消费市场具有带动效应的,再给予举办活动的主体10万元一次性奖励。
“上海对此类特色活动的支持,或将有助于企业降低新品推广成本,并通过消费券引流助力快速触达消费者。”海底捞上海区域相关负责人表示,春季以来,户外露营、赏花踏青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新的政策鼓励特色餐饮活动与外摆管理优化,将为海底捞新品上市及夜宵、生日、露营等主题场景创新提供了更灵活的空间。目前,企业已经在上海推出五款春季新品,涵盖锅底、丸滑、时蔬、甜品及饮品五大品类,上海海底捞将持续响应政策导向,通过产品迭代与场景升级,不断优化体验,为上海餐饮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此外,《若干措施》还优化了餐饮业综合管理。比如,各区建立餐饮企业问题诉求协调解决机制。推行食品经营许可经营者名称、法定代表人自动更新“免申即享”。提升年报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智能引导、智能申报,优化连锁餐饮企业分支机构年报方式,支持本市同一个法人企业为其下属分支机构批量申报年度报告,指导各区出台餐饮业外摆管理工作指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