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瑞银联手扫货联芸科技,单季股价飙涨超50%”;“贵州茅台被净卖出170亿,外资清仓式撤离”。一边是科技赛道重金押注,一边是白马蓝筹大幅减仓——2025年三季度,外资对中国资产的调仓操作,正演绎一场结构性巨变。
外资加码三大主线:业绩高增长、科技制造、基本面反转
随着2025年三季报密集披露,外资机构三季度调仓路径逐渐清晰。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外资以业绩高增长、科技及高端制造、基本面反转三大主线为核心,重点加仓半导体、通信、新材料等领域,涉及中材科技、联芸科技、创新医疗等标的。阿布达比投资局、瑞银、高盛、摩根士丹利国际等外资机构纷纷布局,反映出其对中国产业升级方向的长期看好。政策背景方面,中国在电动汽车、能源转型等价值链中已占据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了外资对中国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的信心。
电子通信成吸金主力,北向资金持股市值环比增67.78%
外资调仓显著推动高景气科技板块股价上涨
外资三季度大量流入电子、半导体、通信等前沿科技赛道,带动相关板块表现强劲。北向资金对电子行业的持股市值环比增幅高达67.78%,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涨幅均超过49%。具体来看,联芸科技因芯片设计业务受益AI热潮,三季度股价涨幅超50%,获高盛、瑞银抱团买入;大族数控受益于AI算力需求爆发,单季净利润增长280%,股价涨幅近130%。宁德时代净买入超200亿元,阳光电源获外资追加投资逾100亿元,北方华创、中际旭创分别获外资买入超80亿元和70亿元,股价随之大幅上扬。
传统板块遭抛售,银行食饮配置缩水
传统防守板块遭减持,股价面临下行压力
与科技股受追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资大幅减持银行、食品饮料和非银金融等传统板块。贵州茅台被净卖出超170亿元,比亚迪持仓被清空近130亿元,长江电力也被卖出约120亿元,导致这些股票股价承压。银行、食品饮料等行业配置市值明显缩水,反映出外资在资产配置上的结构性调整。
聚焦低空经济、机器人、AI,外资押注战略新兴领域
外资布局体现对中国科技长期竞争力的信心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指出,中国已在电动汽车、能源转型等价值链中处于领先地位。富达国际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机器人等领域技术领先,上市公司更注重股东回报,提升了市场吸引力。外资机构如瑞银、高盛等增持星网宇达(净利润同比增长816%)、中材科技(风电叶片需求旺盛,净利增234.84%),显示出对低空经济、低轨互联、自动驾驶、AI及机器人等战略新兴领域的前瞻性布局。
示范效应显现,或引内资与散户跟风
外资调仓行为具备示范效应,或引导内资与散户跟随
阿布达比投资局新进持仓中材科技,摩根士丹利国际买入铂科新材等公司,其集中买入行为不仅提升了市场关注度,也可能吸引内资和散户投资者跟进,形成市场合力,进一步推动相关行业活跃度。此外,外资对可能出现行业拐点的企业如负极材料厂商翔丰华进行试探性布局,体现出其投资逻辑兼具成长性与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