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4 19:03:09 股吧网页版
雅诗兰黛“战略性减少对代购的依赖”,新一季业绩继续恶化
来源:南方都市报


K图 EL_0

  美国美妆巨头雅诗兰黛集团日前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数据,总营收同比下降10%至3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8.08亿元),在有机基础上同比下降9%,下降幅度超过预期,相比2025财年第一季度下降4%、第二季度下降6%更趋恶化。报告期内,净利润腰斩式下跌53%至5.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6亿元)。集团在第三季度业绩发布后表示,由于“战略性减少对代购渠道的依赖”等因素,全球护肤业务和旅游零售都出现了双位数下滑。

图片

  雅诗兰黛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éphane de La Faverie(中文名:司泰峰)表示:“我们全球业务的有机销售趋势(不包括旅游零售)呈现出环比改善的态势。与此同时,我们正积极推进旅游零售业务的战略重塑,以更好地契合当前行业趋势和市场环境。若近期生效的关税问题能够得到实质性解决,从而缓解相关潜在负面影响,我们有信心在(始于2025年7月的)2026财年重回销售增长轨道。”这也是司泰峰上任后的首份季报。前首席执行官傅懿德于去年底退休,并在“隐瞒中国市场风险”的诉讼中成为被告。

  据南都此前报道,雅诗兰黛集团年初遭美国股东提起集体诉讼,原告指控公司长期依赖中国“免税代购”等灰色渠道销售,在中国政府自2022年起加强监管后,未及时披露相关风险,涉嫌误导投资者。股东指出,自2020年以来,公司大力依赖海南“免税代购”渠道,即中间商的免税购买,但公司却未如实向股东反映监管趋严对销售构成的实质影响,而是将业绩下滑归咎于“旅游零售疲软”。雅诗兰黛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总营收同比下降6%40亿美元,净亏损5.8亿美元。中国所处的亚太地区净销售额降幅最大,同比下降11%至12.87亿美元。该财报同时披露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集团来自中国旅游零售的应收账款达2.06亿美元,占总应收账款的12%。

  据悉,雅诗兰黛正在积极推进旅游零售业务的战略调整,但目前旅游零售业务还在持续恶化,本季度财报显示该渠道销售暴跌28%,不过在集团整体业务中的占比已下降至较低的两位数水平。

图片

  按部门来看,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四大业务部门中,护肤和护发业务呈显著下滑态势,各业务业绩表现均不及去年同期。护肤业务作为曾经的“现金奶牛”,本季度净销售额同比下滑12%至18.07亿美元,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最大因素。其中核心品牌雅诗兰黛和海蓝之谜的销售额下滑尤为明显,集团将其归因于“亚洲旅游零售业务下滑”。护发业务净销售额同比下滑12%至1.26亿美元,集团解释称这一下滑主要由于Aveda品牌业绩表现不佳,且该品牌在沙龙、门店销售持续疲软。另外,彩妆业务同比下滑9%至10.35亿美元,香水业务同比下滑3%至5.57亿美元。业内认为,雅诗兰黛在产品创新能力上的不足造成了目前的“单品依赖危机”,据悉相比欧莱雅、资生堂等竞争对手近年来维持3%左右的研发费率,雅诗兰黛的研发费用占比常年徘徊在1.5%。

  按地区来看,美洲市场的净销售额下降5%,尤其是北美地区下滑显著;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净销售额下降16%;亚太地区净销售额下降1%,但中国大陆实现的中个位数增长,部分抵消了中国香港和韩国的销售额下降。 针对中国市场表现,CEO特别指出,中国在过去的四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中取得了市场份额的增加,且在本季度,所有四个品类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都有所增加,至少有八个品牌包括海蓝之谜、雅诗兰黛、TOM FORD、祖·玛珑等均有增长。司泰峰透露:“主要是线上业务推动”。据青眼情报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线上渠道(淘系、京东、抖音、快手)TOP50美妆品牌榜中,雅诗兰黛位列第4,海蓝之谜位列第6,TOM FORD位列第47。高端美妆在中国市场销售改善或许是雅诗兰黛当下最耀眼的“曙光”。

  今年2月集团正式公布全新战略愿景“重塑美妆新境”(BEAUTY REIMAGINED),其中提到该战略愿景将使雅诗兰黛“再度引领高端美妆行业”。另外“利润恢复与增长计划”(PRGP)已初见成本控制成效,与2024年2月相比,雅诗兰黛集团正在精简20%的中层管理人员,并通过扁平化、精简化的人员管理策略,成功削减了30%的费用。不过,雅诗兰黛去年年底已撤回2025财年全年业绩展望,2025年内股价累计下跌20%,曾经的千亿美元市值巨头已经缩水至211亿美元。

  另外,对于由美国特朗普政府引发的全球关税风暴,首席财务官兼执行副总裁Akhil Shrivastava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目前雅诗兰黛集团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中约有25%来自美国的制造工厂,之后将逐步把这一比例降低到10%以下,且还会利用日本和欧洲的制造工厂生产的产品。“我们可能会扩大本地采购,以帮助减轻关税影响。根据目前所了解的情况,并考虑到某些制造成本的缓冲期,我们预计关税不会对集团2025财年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南都记者王欣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