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17 22:00:20 股吧网页版
消博会观察|无人驾驶的空中游览航线要开通了!企业透露“价格亲民”
来源:红星资本局

  近年来,低空经济“乘风而起”,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本届消博会首设的低空经济展示专区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红星资本局在现场看到,包括亿航智能、联合飞机、峰飞航空、小鹏汇天等企业集中展示了包括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飞行汽车在内的多项产品。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专家左涛在接受红星资本局等媒体采访时指出,低空经济一定是一个大的产业方向,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广大的自然资源可以变成经济资源。

  红星资本局在现场采访时了解到,亿航智能的全球首款“四证齐全”的无人驾驶载人eVTOL——EH216-S即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商业化无人机将首先投入合肥、广州两地的文旅观光场景使用,无人空中出租车有望在两三年内实现。

  合肥、广州将开通空中游览航线

  上届消博会,亿航智能带来了全球首获适航“三大牌照”的载人飞行器,备受关注。本届消博会,亿航智能则展出了EH216系列三款无人驾驶航空器,包括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EH216-L物流版无人驾驶航空器、EH216-F消防版无人驾驶航空器。

29af669defe187a230722bb3c298e84.png

亿航智能载人飞行器

  其中,EH216-S也是全球首款“四证齐全”(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运营合格证)的无人驾驶载人eVTOL。

  3月28日,亿航智能的EH216-S已经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运营合格证(OC),这意味着EH216-S即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接受红星资本局等记者采访时表示,亿航此前试航审定时已陆续在全国核心城市的核心点位部署了商业点,因此拿到运营合格证便可对接商业运营服务。

  贺天星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开始筹备和推动商业化飞行了,预计最近会在广州和合肥开通商业飞行航线,打通空中游览、城市观光和飞行体验服务。

  “等商业航线开通,我们会公布价格。低空经济应该是让更多消费者能接受,乐意消费,而不是少数人的玩具。”贺天星表示现在还无法透露具体数字,但一定是大众可以接受的价格。

  “第一阶段我们会针对观光飞行体验作为核心方向”贺天星透露,公司将率先开展低空游览、城市观光、飞行体验等商业载人飞行服务。贺天星认为,在现阶段,公共式的交通服务是最适合的。个性化需求则是第二阶段,包括购买+消费的场景也是研究方向。

  何时能切入公共飞行出租车出行?贺天星指出,将秉持安全第一、风险递进的原则。等低空安全监管法规政策以及地面基础设施完善后,有望实现常态化、个性化的出行模式,“通过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大规模的应用示范,打造低空飞行示范城市、精品示范航线,让更多垂直起降航空器进入,票价也会达到消费者更能接受的水平。”

  贺天星判断,低空经济的业态里,常态化载人交通和物流运输的占比会超过80%,20%则是围绕其他社会保障方面。

  对于空中出租车的规划,贺天星认为还需2、3年时间实现。“未来当我们的起降点从1个、3个、5个增长到300个、500个的时候,我们的飞行航线就会越来越密集,到那个阶段就不仅是A点到A点、A点到B点了,而是A点到B点、C点、D点、E点、F点等等。那个时候我们才能把整个低空常态化交通的飞行航线串联起来。”

  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

  各地应找产业切入点

  本届消博会上,峰飞航空带来的2吨级eVTOL航空器也是本届消博会一个最大的展品,这款飞行器也是在蛇年春晚的重庆分会场起飞过的“春晚同款飞行器”。

  此前峰飞航空的2吨级eVTOL已经完成了全球首次“深圳-珠海”跨城跨海飞行,实现了20分钟飞行替代2.5小时车程。峰飞航空高级副总裁孙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城市空中交通前景可期,海南可规划海口-三亚、海口-儋州等航线,对于京沪这类超大城市,也可以按照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的思路来发展低空航线。

  去年底,亿航智能与北京市房山区宣布联合打造低空应急救援装备全国总部,也为超大特大城市如何发展低空经济带来了一些启示。

  “京沪的空域管理严格,在整个应用场景的飞行业态上可能会受一点影响,但不影响他们去开展低空经济全生态的布局。”贺天星认为,北京拥有丰富的科研支撑,在整个低空经济核心技术方面,北京都有巨大的优势,这也是北京发展低空经济的特色之一。

  除了大型城市外,全国各地也早就掀起“低空经济产业热”。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的计划,试图抢占这一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先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0月,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主要地区在建及已启用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区数量已多达69家,其中仅苏州市就有11家。

  此前,红星资本局采访的多位专家就强调过,各地应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警惕“一拥而上”。

  企业如何看待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贺天星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强调了三点:地方自己产业优势、应用场景优势,以及低空产业链条上的优势。

  “首先找自己地方的产业优势,哪些产业能够应用到低空经济发展当中,特色产业能不能发挥出来。比如安徽芜湖,他们通过十多年建设了芜湖的航空产业园,现在叫低空产业园,配套做得特别齐全,但这个优势是他们用了10年时间去积累的。”

  在应用场景优势上,贺天星认为,可以聚焦一个点来打造。“比如深圳在科研力量上没有京沪强,但他们有很好的产业,也是自己的特色;还有些特区城市,也可以在立法上先试先行。哪怕这些都不具备,在教育培训、人才培养上发力,也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