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8 17:13:19 股吧网页版
俞敏洪的“情怀”为什么卖不动了?
来源:海报新闻

K图 EDU_0

K图 09901_0

  2025年11月16日,在新东方成立32周年之际,创始人俞敏洪用他一贯温和的笔触在南极向员工发送了内部信,他以“冰雪中的坚守”为主题,回顾了创业历程,并用南极企鹅在极端环境中相互扶持类比新东方人面对困境时的团结,最后鼓励员工坚守初心,展望未来。

  一封充满情怀的内部信,不仅未能激起员工们的共鸣,反而引发了全网的吐槽。“我在北京出租屋吸甲醛,你在南极赏冰川”“老板看真企鹅,员工当工位牛马”玩梗式的“回信”让俞敏洪的“南极信”彻底翻车。那么,为什么俞敏洪的“情怀”卖不动了呢?

  回看这封“南极信”,俞敏洪在南极的凛冽天地间回忆新东方的创业路,用32年来的艰辛与信念传递企业精神、鼓励员工,也表达感恩之情。可以说,就文字表达来说,没有“雷区”甚至可圈可点。然而,错的并不是情怀本身,而是抒发情怀的语境。

  首先是叙述语境的错位,比如文中震撼的极地风光与员工们紧张的工位、企业家看世界的松弛心境与员工KPI考核的压力、信中诗意的氛围与员工高强度的加班,这些反差都展现出两者处于不同现实维度下的不同心态,当老板不能“共苦”,员工自然也就不能共情。

  其次,时代语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俞敏洪和新东方的创业故事,是非常动人的励志教材,在这封“南极信”中也不难看出这种站在自己视角里边叙事边抒情的行文风格。然而,今天人们更加关注的不仅是个人的成功,而是普通人的生活处境。所以,当人们面对企业家感性又宏大的抒情时,会本能地对比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或者说,人们对“情怀”换了另一种“听法”。不同的视角,带来了不同的理解方式,当坐标完全对不上时,这篇“南极信”自然没人买账。

  其实不只是俞敏洪,近几年来不少企业家的个人言论引发了网友的质疑。不论是西贝的贾国龙,还是百果园的余惠勇,企业家与一线员工之间的认知鸿沟不断暴露出来。对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来说,社交媒体带来的流量曝光,始终意味着红利与危机的并存,尤其是一些网红企业家,其个人言论往往被认为是企业价值观的输出。

  这就要求企业家,要俯身倾听,在抒情之前先共情,通过对员工情感的敏锐把握,唤起共鸣,从而获得团队的凝聚力。还要在激励之前先行动,当下人们对情怀、企业文化的信任取决于实际的回报和收益,带有实实在在员工福利的计划方案,远比鸡汤式的万言书信更能凝聚人心。当下,员工和公众需要的,早已不是“追忆往昔”的“成功传奇”,而是能够同甘共苦的管理者,而这正是藏在一封封玩梗式回信背后的期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