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重要增长极,两江新区如何更好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发展,企业如何做“功课”?
4月16日,两江新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暨重庆经济人物座谈会举行,众多企业家齐聚一堂贡献自己的“金点子”。
加码创新
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座谈会上,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
“作为国内唯一拥有数字笔迹AI识别核心技术与司法鉴定资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持续在人工智能笔迹识别这一细分领域持续创新,深度参与数字重庆建设,打造的全市统一电子化签名印章及存证服务,以及‘档案在线’应用等,在40多个委办局150余个应用场景大量落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全国领先性的应用场景。未来,还将努力打造建立和运营国家级笔迹数据库。”重庆亲笔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乐琴现场就晒出了一个亮眼数据:公司连续三年每年的研发投入超千万,占比超总营收的30%。
重庆康明斯既是康明斯公司在华成立的第一家发动机合资企业,也是康明斯公司在华唯一一家生产大马力柴油发动机的企业。
该公司总经理袁军也分享了公司发展“密码”:每年投入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5%的资金用于研发,目前公司创新项目不断涌现,有13个创新项目成功完成了孵化。
袁军还透露,重庆康明斯将锚定“打造全球大马力发动机技术研发及智能制造新标杆”的战略目标,持续强化研发创新,力争未来三至五年内实现产值60亿元。
“用科技创新点燃传统产业转型引擎,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增恒也深有体会。他表示,公司近年来围绕公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及养护核心业务,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北斗卫星导航等前沿技术,创新研发了一系列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技术与装备——“招商路联网”数字化产品体系。
抢抓“风口”
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在不少企业看来,除了自身加码创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也需要抢抓“风口”,做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近年来,重庆紧盯做大做强制造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三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正成为推动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毕海洲看来,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迎来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公司将依托重庆、北京等试点城市,实现重点区域C-V2X网络全覆盖,推动车路云项目从示范向商业化运营转型,探索数据服务、UBI保险等新型盈利模式。联合车企、高校及产业链伙伴,共建智能网联产业联盟,推动跨行业标准统一与资源共享。持续迭代车规级模组,推动C-V2X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并布局低空经济A2X通信技术,为智慧城市、智慧矿山等场景提供更智能的连接方案。
瞄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还有重庆市龙头汽车物流企业——长安民生物流。“我们将以全球化视野,乘‘数’而上,积极响应重庆‘渝车出海’行动,积极赋能‘重庆智造’扬帆远航。”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万年勇说道。
首讯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强看到的则是,交通强国建设催生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迫在眉睫,低空经济则赋能高速公路创造增长新引擎。
“作为重庆国资系统唯一一家软件和信息服务‘启明星’企业,公司将积极推进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加强私有云‘高速云’智算能力建设,并携手华为推进高速业务系统信创改造,基于‘鲲鹏+昇腾’国产自主架构开展智慧高速AI算法的训练、适配与创新。”张强说。
生物医药产业是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的重要领域之一。
作为深耕医药领域的“老兵”,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游洪涛坚定看好该产业的发展。
“我们未来三年计划追加5亿元研发资金,重点推进创新药和特医食品研发,力争到2027年实现3个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重点推进华森两江生物医药科创园建设和科创平台搭建工作,助力两江新区打造创新药全产业链基地。同时,计划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设立海外营销中心,推动更多中成药和特医食品进入国际市场。”游洪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