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花旗中国回应银联终止会员资格:对公业务不受影响
近期,中国银联终止花旗中国会员资格一事引发市场关注。
8月27日,中国银联官网发布公告称,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已终止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成员资格。

花旗中国方面对此事作出回应。该行表示,随着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的关闭,该行不再作为中国银联的成员。花旗中国对公业务的境内外支付和收款不受任何影响。花旗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为企业和机构客户服务,满足他们的跨境银行需求。
此前,有知情人士称,这是花旗中国主动向银联申请终止成员资格。在终止这项成员资格后,花旗中国将不再通过银联网络开展支付业务。
花旗银行在2005年9月与银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次实现银联卡在花旗全球ATM网络的受理,同时花旗国际卡也可在银联ATM机使用,标志着花旗正式成为银联成员。
2021年4月,花旗集团宣布对其全球个人银行业务进行重组。花旗集团在中国大陆等全球14个市场,计划寻求退出个人银行市场。彼时花旗中国CEO林钰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艰难的长远决定”,旨在将资源集中于更高效的对公业务和全球网络优势领域。
2023年10月,花旗宣布将其中国内地的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出售给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2024年1月,花旗中国发布通知称,自当年5月6日起,花旗中国个人信用卡将停止交易功能,届时将无法继续用于消费支付等交易用途。
2024年6月,汇丰中国宣布已完成对花旗中国在中国内地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收购。
据官网介绍,花旗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5月,是首家在中国开业的美国银行。2007年4月,花旗成为首批注册成为本地法人银行的国际银行之一。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为美国花旗银行有限公司全资所有。花旗在全球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是在中国最具有全球性的国际银行。
今年6月,市场传出花旗将启动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对此花旗方面称,将对全球技术和业务支持部门作出人员调整,将精简其位于中国上海和大连的全球技术解决中心,减少约3500名技术人员。该调整已被涵盖在花旗2025年度的财务计划当中,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前完成上述技术人员的调整。
8月7日,“花旗中国”官微信息显示,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相关高管任命获监管核准。花旗银行任命辛葆琏(Aveline San)担任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林海和问晶玮被委任为公司副行长。
辛葆琏表示,“在我20余年的金融从业经历中,很大一部分都与中国市场紧密相连,亲历着中国金融市场持续推动的双向开放。我非常荣幸出任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作为在华展业120余年的金融机构,花旗致力于充分发挥自身的全球网络优势,为在华的企业和机构客户提供真正国际标准的服务,满足其跨境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