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日,95岁的美国知名投资人、“股神”沃伦·巴菲特发表了年度感恩节致股东信。
信中称,他将在年底卸任投资机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但将继续担任该公司董事会主席,并保留“相当数量”的股份。他还在这封“谢幕信”中追忆童年、故乡和老友,坦然面对衰老,并分享了人生建议。
“安静退场”
在信件开头,巴菲特表示自己即将“安静退场”,将不再撰写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度报告,也不会再登上年度股东大会的讲台发表“长篇大论”。
他宣布,与自己搭档多年的副手格雷格·阿贝尔将在年底接任首席执行官的职位,称赞他是一位“出色的经理人”,祝愿他“任期长久”。在今年5月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就已宣布这一消息。
巴菲特表示,他将继续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A类股票,直到投资人对阿贝尔“感到满意”为止。
巴菲特还介绍了自己的最新健康情况,他说,随着感恩节的临近,他对自己能活到95岁感到既感恩又惊讶。他还提到,家族中并没有长寿基因,除他之外的最高纪录是92岁。
他坦言,活到这把年纪需要很大的运气,但命运女神极其善变,也极其不公平。他已不得不服老,但身体状况总体上感觉良好,“虽然行动迟缓,阅读也愈发吃力,但我每周仍会在办公室工作五天,与出色的人们共事”。
他因此加快了慈善捐赠计划。他表示,将加速向其子女管理的基金会捐款以继续支持慈善事业。巴菲特去年更改遗嘱,决定去世后将其99.5%资产交由三个孩子监管的一个慈善基金会打理,他们将在约10年内一致决定这笔资产的用途。
他还试图给股东吃“定心丸”,称加快捐赠步伐绝不是因为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前景改观,“别灰心,美国会复苏,伯克希尔的股票也会回升。”
警告贪婪之风
“谢幕信”中,巴菲特秉承了一贯幽默、略带自嘲的文风。
他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片段,追忆自己60多年的老友、两年前去世的查理·芒格。他开玩笑说,他和查理、可口可乐前总裁唐·基奥等人都住在奥马哈,相隔只有几个街区,“难道奥马哈的水里有什么神奇的成分吗?”
巴菲特在信中留下了若干建议,包括别为过去的错误自责、改进永远都不晚、找到合适的榜样并效仿等。他还说,“真正的伟大并非来自财富积累、声名鹊起或手握重权,而是来自善心……”
他警告企业的贪婪之风。“那些非常富有的首席执行官经常受到的困扰是,别的首席执行官变得更富有了。”巴菲特说,“嫉妒与贪婪如影随形”。
他表示,自己的公司尤其应避免聘用那些渴望变成引人瞩目的富豪或试图开创“王朝”的首席执行官。
一个时代的结束?
巴菲特1930年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父亲是一名议员兼商人。他从小就展露出了过人的经商能力,11岁开始接触股票投资。
上世纪60年代,巴菲特凭借成功的投资与商业合作跻身百万富翁行列,并收购了当时还是纺织企业的伯克希尔。之后,他通过伯克希尔完成了一系列成功的收购与并购。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披露,截至今年5月,巴菲特的个人净资产约为1600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位列第五。
舆论指出,巴菲特的成就不仅在于其高明的经营和财富积累,他的投资哲学和人生智慧也具有巨大影响力。在加密货币等投机性资产兴起、交易时间缩短至毫秒级的当下,他所倡导的长期价值投资显得尤为独特。
对于巴菲特这封“谢幕信”,不少媒体感叹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分析认为,在过去几十年的聚光灯下,巴菲特似乎将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形象合而为一:一个是无情的交易撮合者和资本家,另一个是分享实用建议的慈祥长者。
在每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也从不吝啬为公司做宣传,还会当场吃公司旗下的DQ冰淇淋,出售印有他面孔的限量版商品等。
有人说,虽然巴菲特希望公司“有他没他一个样”,但伯克希尔早已和他深度绑定。很难想象巴菲特卸任后,低调的下任CEO阿贝尔会将自己的肖像印在番茄酱的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