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4 17:24:40 股吧网页版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来源:财联社

K图 BRK_A_0]

K图 BRK_B_0]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闫军)又是一年巴菲特时刻,当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计划今年年底退休时,不仅震惊在场股东,也让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弥足珍贵。

  陪伴了国内投资者15年中国投资人峰会在5月4日如约而至,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场进行。

  就在4月28日,“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上海场率先举办,在活动现场,近20名投资人、学界专家一道,分享变局中寻找投资可为之道。

  奥马哈这场依然精彩纷呈,国内外公私募投资大咖的汇聚峰会,两个圆桌讨论中,围绕着价值投资、旧引擎与新经济等话题,知名投资人再次探讨投资的可为与边界、宏观叙事之下的投资机会。

  围绕着本次巴菲特股东大会的热门话题,投资大佬们带来了第一时间的解读与分析,先看精彩观点:

  关于巴菲特退休,芒格书院创始人施宏俊表示,巴菲特已不再纠结具体投资策略,而是思考未来60年的企业文化与时代命题。

  关于伯克希尔的3300多亿美元现金储备,喜马拉雅资本副董事长常劲指出,当管理资金规模庞大时,机会稀缺性凸显,但现金为系统性风险或重大机遇预留了弹药。巴菲特的投资边界值得借鉴与思考。

  关于投资日本,国联安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价值投资组负责人杨岳斌指出,通过日元债融资锁定汇率风险,再投资高股息商社,本质是“无本套利”。这种风险收益非对称的操作,展现了投资者的资源整合能力。

  关于成长与红利之争,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童兰表示,红利资产与成长资产都是资产,本质都是现金流折现。

  关于波动与回撤,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表示,要实现低回撤基础上的稳健增长,操作难度提高。

  关于可转债的机会,睿郡资产合伙人、副总经理薛大威表示,每3到4年出现的“黄金底”机会,是风险收益比极佳的时刻。

  黄晨霞:中国投资人正以更成熟的姿态参与、影响全球竞争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经济、贸易秩序有待重塑,变局中,“何为方向”成为了所有投资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但正如巴菲特所言,“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面对不确定性,更需要在宏观环境的风云变幻中,回归价值的思考,回归投资的本质。

  腾讯新闻运营总经理黄晨霞在致辞中表示,短期不改长期叙事,中国经济的韧性,为“可为”提供了坚实基础,其内涵包括中国企业的创新精神、中国产业供应链的强大韧性、中国消费市场的广阔想象空间以及新一轮技术革命孕育的新质生产力。

  黄晨霞指出,中国资管行业也在宏观叙事中不断进化,今年“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形成顶层设计,面对全球变局,稳定市场组合拳接连出台,从监管部门到头部机构协同发力;在投资范式上,指数化浪潮推动市场风格转换,多资产配置成为抵御风险的新选项,中国投资人正以更成熟的姿态参与、影响全球竞争。

  圆桌一:常劲、施宏俊、杨岳斌热议“价值投资的可为与边界”

  在今年中国投资人峰会奥马哈场,喜马拉雅资本副董事长常劲、芒格书院创始人施宏俊、国联安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价值投资组负责人杨岳斌、腾讯财经负责人刘鹏在“再谈价值投资:可为与边界”圆桌中讨论了“价值投资”这一老生常谈却又常看常新的话题。

  从巴菲特股东大会的传承信号,到伯克希尔六十年的成功密码,再到变局中的投资策略,上述投资大咖与学者们结合理论与实践,带来了价值投资当下与未来的洞察。

  首先,今年巴菲特股东会的焦点无疑是接班安排。

  巴菲特当天在股东大会上宣布,他计划在年底退休,他将向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会推荐非保险业务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在年底接任首席执行官的职位。

  芒格书院创始人施宏俊表示,今年来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人比往年更多,尽管现场充满对巴菲特的不舍,但更多是对伯克希尔新时代的期待。“巴菲特已不再纠结具体投资策略,而是思考未来60年的企业文化与时代命题。”

  常劲观察到,阿贝尔的C位(中间位置)亮相标志着价值投资进入新阶段。“今年股东大会阿贝尔在C位,还给他专门的时间介绍投资理念对伯克希尔的传承,这个信号已经非常明确。虽然不舍,但是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杨岳斌从基金经理的角度,分享了他对巴菲特理念的看法,他表示,若未深读格雷厄姆与费雪的原著,很难真正理解巴菲特“85%格雷厄姆+15%费雪”的深意。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看到了阿贝尔对资本配置理论的强调,这在国内价值投资研究尚有空白。他认为,阿贝尔会继续高举价值投资的大旗走下去,虽然这条路很难,但是他会传承下去。这对国内同样有借鉴意义,国内对价值投资的理解还需要很多路要走。

  其次,回顾伯克希尔六十年发展,与会嘉宾认为这是护城河与复利的胜利。

  谈及伯克希尔的成功,常劲指出,关键转折在于从“捡烟蒂”到“经济护城河”的进化。价值投资最基本是要去理解生意,了解怎么赚钱,这是一种股东心态。喜诗糖果案例证明,只有找到能长期创造现金流的生意,复利才能爆发。

  施宏俊以西科金融收购案为例,巴芒的独特风格,信任管理层、公平定价,并通过业务升级化腐朽为神奇。“他们甚至允许患阿尔茨海默症的CEO继续任职,这种信任常人难以企及。”施宏俊表示,当时的西科金融在很多人眼里不是好生意,巴菲特和芒格在不断改造这些公司。

  杨岳斌从历史维度分析,巴菲特多次“神奇逃顶”源于对机会成本的精准计算。

  他表示,巴菲特在1969年解散基金避开“漂亮50”泡沫,1999年拒绝科技股狂热,本质都是比较股票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的性价比。价值投资是厌恶风险的,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当下:当美债收益率超过标普500现金回报率时,巴菲特选择囤积现金便不足为奇。

  第三,投资的边界是什么?大资金如何突破规模诅咒?

  面对伯克希尔3300多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常劲认为,这既是无奈也是远见。“规模庞大时,机会稀缺性凸显,但现金为系统性风险或重大机遇预留了弹药。”

  那么伯克希尔预留的子弹会打往哪里?

  杨岳斌认为,日本投资可以侧面看出伯克希尔如何突破边界。通过日元债融资锁定汇率风险,再投资高股息商社,本质是“无本套利”。这种风险收益非对称的操作,展现了投资者的资源整合能力。

  在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如何理解变局中的价值投资?

  施宏俊表示,应该借鉴芒格的智慧,“永远反过来想,做正确的事,好机会很少,一旦找到要下重注。”

  常劲则呼应李录此前的观点,提出“去鱼多的地方钓鱼”,即寻找全球经济成长中的优质企业。他认为,中国市场的短期波动无需过度悲观,微观上仍有大量创造价值的公司值得跟踪。

  杨岳斌系统分享了“四个过滤器”方法论:即好生意:本小利大、现金流充沛;护城河:行业门槛与竞争优势;代理人问题: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内在价值:避免为未来过度乐观叙事买单。杨岳斌总结了这四个过滤器,如同飞行清单,逐项排除风险才能安全着陆。

  第四,成长并非价值的反面,而是不可割裂的一体两面。

  今年春节后,DeepSeek引发了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如何看待成长板块,又如何看待红利板块的后市?成长与价值是此消彼长,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针对红利与成长的争论,杨岳斌犀利指出,将高股息等同于安全资产是误区,周期股今年派息明年可能亏损。真正的价值投资应关注现金流持续性,哪怕成长只有一点点。

  常劲进一步阐明,经济成长是复利的基础,“李录将价值投资与经济现代化结合,正是为我们提供了全球布局的底气。哪儿有经济的成长,哪儿就能够找到投资的机会。”

  施宏俊从出版人视角总结,价值投资与选书异曲同工,在能力圈内深耕,像《穷查理宝典》这样“难而正确”的内容,反而经得起时间考验。

  圆桌二:从新经济与旧引擎的碰撞中寻找2025年投资机遇

  第二场圆桌讨论同样值得期待,在大变局中有哪些投资机会?应该遵循何种投资策略?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睿郡资产合伙人、副总经理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童兰,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张传杰等嘉宾,从AI浪潮下的投资机遇,到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价值发现,再到投资与财富观的思考,为投资者带来一场极具价值的分享。

  科技的发展是投资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当话题聚焦科技浪潮时,基金经理们关注哪些产业趋势,又做了哪些调研,以及如何理解中国在这轮AI浪潮中发展的角色和定位。

  童兰坦言,虽然科技并非其专长,但身处技术爆发时代必须保持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突破和商业化落地是最值得关注的趋势。她特别指出,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完备的供应链是独特优势,“当AI应用需要硬件支持时,我们的制造能力能加速落地进程。”此番奥马哈之行中,童兰还调研了硅谷科技企业,她认为,在新技术之下催生出来新的产业机遇是广阔的,中美企业都有非常强的产业渴望与创业生机与活力。

  薛大威用具体案例展现了AI的渗透力,比如,美国FDA已要求单抗类药物研发采用AI模型替代生物试验,Waymo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加州的覆盖率持续提升。他同时强调。中国在这轮AI竞赛中已是主要玩家。华人科学家在硅谷核心企业的占比提升,以及DeepSeek等本土创新力量的崛起,证明中国具备人才和市场的双重禀赋。

  首次到访硅谷的李源海表示深受震撼,英伟达、OpenAI等公司的亚裔工程师占比超预期。他引用凯文·凯利《5000天后的世界》的观点指出,人工智能革命后,未来经济的关键是互联网平台公司。虽然中国在芯片硬件上存在差距,但在AI应用层面,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可能创造弯道超车的机会。

  面对“新经济”与“旧引擎”的投资选择,讨论的嘉宾展现了不同视角的融合。

  薛大威表示,从投资角度讲,最理想的状态是用合适价格买到可以持续成长的企业,但是成长股是有周期性的,以新能源行业为例,快速扩张到产能过剩,再到技术驱动的重生,成长从来不是直线。这需要时刻去观察。此外,涨跌警惕的是,市场常给成长股赋予宏大叙事,但一旦预期落空就会出现“戴维斯双杀”。

  童兰则打破传统分类框架,她认为红利资产与成长资产都是资产,本质都是现金流折现。自己的持仓选择完全基于对资产全生命周期现金流的判断能力。某些被贴上“红利”标签的资产,实则经历过完整的成长周期。

  作为一家备受关注的私募基金,宁泉资产在近几年的科技股热潮中相对冷静,对于运营商、公用事业、物业管理等高股息资产更为关注。

  “我们其实投了不少科技股,只是不倾向投资变化极快的新兴行业,认为这类领域竞争激烈、淘汰率高,难以形成长期稳定收益。”李源海解释道。

  在本轮科技浪潮中,李源海聚焦AI应用进展,“一个新的技术革命,最终要体现在提高人类效率上,体现在相关产品的收入实现情况上,因此在投资品种选择上会尽量避免追逐估值过高的热门标的,更偏好技术成熟、业务模式简单并且现金流稳定的科技公司。”

  市场波动在所难免,近年来,权益市场波动显著加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这对投资机构的组合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应对,考验着投资者的智慧与心态。

  在讨论绝对收益策略时,童兰坦言自己的“风险回避型”性格底色,外部风险感知会有波动,但重视安全边际的心态永不改变。她近期增加了对消费板块的关注,但始终保持低波资产的配置,在不确定性中,价格保护比弹性更重要。

  李源海则坦言,要实现低回撤基础上的稳健增长,操作难度提高。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宁泉资产在行业和板块配置上,重点侧重于内需增长相关领域,如地产物业、公用事业、家电消费、化工以及新能源等。在公司选择标准上,仍然优先选择估值低、现金流充足且重视二级市场股东回报的企业。

  薛大威从可转债视角提供了独特见解,他转债指数今年3月创2021年以来新高,最大回撤仅10%。他分析,转债的债性保护、下修条款等设计,能有效克制人性弱点。每3到4年出现的“黄金底”机会,是风险收益比极佳的时刻。

  投资不应止步于经济效益,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公益或许是连接投资与社会价值的重要一环,在本场圆桌的最后,嘉宾也带来了关于投资与社会公益之间良性循环的思考。

  李源海以巴菲特的财富观为引,指出巴菲特将个人财富的 99.5% 用于慈善事业,仅 0.5% 留给子女。这种财富观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投资人要有超越金钱之上的目标追求,这样心态会更加平和,投资也可能更顺畅。” 李源海表示,投资的最大基本面在于我们所依托的社会,公益可以让社会更加美好。

  宁泉资产在践行这一理念上,进行了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尝试。比如,公司将公益捐赠与资管产品的业绩增长挂钩,设定明确的业绩条件,一旦达标,便向公益组织捐赠预先约定的金额。这种模式强化了资管公司与社会公益的密切联系,投资成果能惠及更多的人、成为回馈社会的公益力量,社会公益反过来成为资管公司做好业绩的动力。

  此外,在员工的激励约束上,宁泉资产推出的公益奖金制度同样颇具特色。每年,公司会向部分员工发放专项公益奖金,这笔奖金只能用于员工自主选择的公益项目,员工可选择以个人或公司名义进行捐赠。这一安排不仅是对员工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更是对资管行业从业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探索。

  薛大威以胖东来为例,阐释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员工幸福感带来服务提升,才能给客户提供优质的商品,优质的服务,消费者对于胖东来信任度提高以后,从而也会促进胖东来的销售,这种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170亿营收。这也给很多企业带来启示,好好打磨产品,提供优质服务,而不是一味追求短期赚快钱,整个社会资产配置效率会大幅提升,最终也会提升社会回报率。

  童兰也从更为感性的角度来分享了她的观点,她理解的公益是“厄运或许是随机分布的,社会共同分担就能化解个体不能承受之重。”回归到投资本身,她表示,管好每一分受托资金,就是投资人创造的价值。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