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三年内,AI泡沫是不太存在的。”11月25日晚间,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如此表示,他提到阿里云AI服务器等上架节奏严重跟不上客户需求,在手订单仍在进一步增加。
“闪购会减亏并带来战略增长,阿里云持续增长并看到了广阔的AI需求”,随着三季度财报的发布,这成了阿里最希望释放的两个信号。不过,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中国电商集团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76%,对淘宝闪购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投入带来利润承压,阿里需要回答的问题还有很多。
即时零售如何改善单位经济效益(UE)是一大问题。
财报电话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三季度,闪购业务带来的亏损超过300亿元。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表示,若剔除闪购业务的亏损,中国电商集团EBITA同比增长中单位数。报告期内,中国电商集团经调整EBITA为104.97亿元,同比下降76%,减少338.3亿元。徐宏表示,因激烈的行业竞争和阿里在用户体验方面的大力投入,该EBITA会在季度间有所波动。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则提到,即时零售单位经济效益(UE)在过去几个月大幅改善,已完成短期内每单亏损对比七八月份降低一半的既定目标,同时单位经济效益收敛过程中,用户的留存和频次也好于预期,这主要来自于订单结构优化和规模效应带来的物流成本显著下降,且淘宝闪购在过去几个月完成了大量新客的转化。
“闪购是淘天平台升级的核心战略之一。”财报电话会上,蒋凡将闪购的战略重要性与淘天升级相关联,他表示,规模的迅速扩张和UE优化的符合预期,为外卖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增加了阿里在即时零售长期投入的决心。
与此同时,徐宏表示,三季度是闪购业务投入高点,随着整体效率的显著改善和规模稳定,预计闪购业务的整体投入会在下个季度显著收缩。当然,阿里也会根据整个市场的竞争状态,动态调整投资策略。
另一方面,阿里云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外界关注的问题是,阿里云如何看待未来需求的可持续性?
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阿里看到的AI客户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存储厂商、CPU、AI服务器等各个环节都在缺货,是AI需求带动供应链方方面面的厂商去扩产的一个周期。
他认为这起码是一个两三年的扩产周期,至少三年内,整个AI资源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阿里自己包括美国的许多新的GPU基本是跑满的,甚至是上一代、三五年前的几代GPU都是跑满的,至少三年内,他看到所谓的AI泡沫应该是不太存在的。
同时,他提到,除了需求侧的推动,基座模型能力的持续提升也在提升AI想象力,从Gemini 3的发布等来看,scaling law的趋势业内还没撞到墙,AI模型能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可适配的场景更多,在各行业的渗透率也会持续提升。
吴泳铭透露,在对当下及未来AI需求的判断中,阿里已以最快的速度加快供应链、机房的节奏,但他仍提到此前三年3800亿的基础设施投入计划可能增投,“现在看起来这个数字偏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