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披露的美国13F文件显示,华尔街多家投资机构在今年第三季度加大了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其中,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WEB)获得美国银行、瑞银集团等大型金融机构,以及千禧管理(Millennium Management)、索罗斯基金等知名对冲基金的大幅增持。多家机构认为,中国资产尤其是科技板块的配置价值正显著提升。
美国13F文件显示,今年三季度,资管巨头对中国海外互联网ETF进行了大手笔加仓。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美国银行、瑞银集团、摩根士丹利以及顶级对冲基金千禧管理对中国海外互联网ETF分别持有3024万股、1963万股、889万股和741万股,持股数量较二季度末环比大增215.89%、35.29%、24.76%和307.44%。
截至三季度末,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持有240万股中国海外互联网ETF,较二季度末的29万股增长超过700%。值得一提的是,对冲基金行业资深领袖鲍比·简恩(Bobby Jain)创立的多策略对冲基金简恩全球有限责任公司(Jain Global LLC)三季度对中国海外互联网ETF大手笔增持超过850%。此外,对冲基金大佬大卫·泰伯旗下的Appaloosa三季度对中国海外互联网ETF增持85%。
富途数据显示,中国海外互联网ETF前两大重仓股分别为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二者在组合中占比均超过10%。今年三季度,中国海外互联网ETF的规模由上半年末的63.73亿美元快速攀升至97.93亿美元。
除了中国海外互联网ETF,中概股龙头阿里巴巴也获得多家外资巨头显著增持。据统计,今年三季度,瑞银集团、富达管理与研究、高盛集团对其的加仓幅度分别达到51.05%、30.83%和8.16%。
拼多多也是多家资管巨头加仓的对象。据统计,今年三季度,汇丰控股、富达管理与研究、贝莱德对拼多多加仓幅度分别为180.61%、15.98%和7.64%。
沪上一位外资基金策略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阿里巴巴这类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其价值尚未被股价充分反映。在过去一两个季度,市场对其AI前景的信心才开始显著提升。随着两地市场之间的估值差异日益凸显,其吸引力有望推动更多资金重新配置中国资产,进一步带动资金流入。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发表观点称,尽管近期全球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调整可能对中国科技股造成一定压力,但多重因素有望缓解此类影响。首先,与韩国等其他新兴市场相比,中国与全球AI股票的相关性较低;其次,预计中国科技行业的自主发展进程不会因全球科技行业增长放缓而受到阻碍;最后,当前中国科技股的估值水平仍低于全球同业。
景顺投资高级基金经理刘徽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其持续看好中国资产的中长期表现。随着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落地,新产品与新技术有望陆续推出,为市场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中国在全球创新供应链中占据着关键且不可或缺的地位,这一优势将持续推动股市的估值重塑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