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季度美股持仓报告(13F文件)陆续披露,外资巨头的最新动向浮出水面。数据显示,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在内的多只中概股获得部分机构显著加仓。另有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外国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增持中国股票,标志着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态度正发生积极转变。
多只中概股获增持
以阿里巴巴为例,截至三季度末,花旗集团持有383万股阿里巴巴,持仓市值为6.84亿美元,持仓股数和持仓市值分别环比增长5.63%、66.45%。知名对冲基金TT国际资产管理公司(TT International Asset Management)持有94万股阿里巴巴,持仓股数和持仓市值分别环比大增58.88%、150.39%。
此外,美国大型对冲基金沃尔弗林资产管理公司(Wolverine Asset Management)持有72万股阿里巴巴,持仓股数和持仓市值分别环比增长56.68%、146.92%。
沪上一位外资公司策略分析师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市场对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领域方面投入的认可度正经历一个显著的转变。在过去几个季度,投资者从最初的“将信将疑”转向赋予其更高的置信度。这一转变源于市场逐渐看清了其AI业务的发展路径与商业化前景,并开始相信,这些投入有望为公司带来实质性的价值回报。因此,市场普遍认为,阿里巴巴当前的股价尚未完全反映其AI潜力,未来应该有更多的表现空间。
除了阿里巴巴之外,拼多多、百度也获得了不少机构增持。截至三季度末,摩根大通持有558万股拼多多,持仓股数和持仓市值分别环比增长17.5%、48.38%;三菱日联信托银行持有252万股拼多多,持仓股数和持仓市值分别环比增长34.66%、70%;霸菱持有54万股拼多多,持仓股数和持仓市值分别环比增长11.48%、40.78%。
截至三季度末,花旗集团持有35万股百度,持仓股数和持仓市值分别环比增长6.75%、64%;英国精品投资管理公司宝龙宁资本(Polunin Capital Partners)持有41万股百度,持仓股数和持仓市值分别环比增长19.92%、84.26%。
中国资产吸引力大幅提升
近日,多家外资机构纷纷发声,表示中国资产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正显著提升。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近日发表观点称,三季度外国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增持中国股票,低配比例从-1.6%升至-1.3%。与二季度不同,投资范围不同的基金(全球/新兴市场/亚洲)均小幅提高了中国仓位。全球前40大投资机构的中国股票持仓也升至1.1%,为2023年一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按行业划分,国际投资者增持最多的行业包括医疗保健、保险、能源和材料以及互联网。
“我们跟踪约800只将中国股票纳入其基准的主动型外国基金,它们共持有2700亿美元的中国股票。总体而言,2025年三季度这些基金将其中国低配比例减少30个基点至-1.3%,这是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最轻的低配水平。三季度将中国股票重新纳入其投资组合的基金大多为全球投资基金。”王宗豪称。
沪上一位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过去,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A股+港股+中概股)普遍处于显著低配状态,与中国的经济体量严重不匹配。然而,自2024年以来,海外投资者的态度开始出现从观望到行动的积极转变。赚钱效应之下,部分对冲基金和新兴市场基金开始主动增配。
“更重要的是,中国资产的持续上涨迫使许多进行全球配置的基金经理重新调整仓位,为了不跑输基准指数(如MSCI新兴市场指数),他们不得不削减在印度等超配市场的获利头寸,转而回补长期低配的中国资产,以避免业绩落后。”该基金经理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