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春莲见习记者梁傲男
5月15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第四财季(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阿里巴巴营收为2364.5亿元,同比增长7%;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417.8亿元,同比增长36%。
财报显示,根据股份回购计划,阿里巴巴2025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以119亿美元回购了11.97亿股普通股,成为回购力度最大的中概股之一。同时,阿里巴巴宣布派发2025财年年度股息和特别股息总计46亿美元(约为331.59亿人民币),持续兑现提升股东回报的承诺。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和整个财年的业绩显示,我们的‘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持续见效,核心业务增长继续加速。在AI需求的强劲推动下,云智能集团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本季度,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反映了对用户体验的投入和商业化举措持续见效。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聚焦核心业务,推动‘AI+云’成为我们长期发展的新增长引擎。”
AI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三位数增长
在AI需求的强劲推动下,阿里云收入增长继续加速。第四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8%,在更快的公共云收入增长带动下,外部收入同比增长17%,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2025财年全年,阿里云收入达到1180亿元,同比增长11%。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得益于AI热潮的推动,大模型快速发展显著拉动了云计算需求。
截至4月底,阿里通义已开源200余个模型,全球下载量超3亿次,千问衍生模型数超10万个,是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
“AI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开发最聪明的模型,而在于如何将技术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创造商业价值和提升用户体验。”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表示:“阿里巴巴要把AI融入每个业务、每个环节,未来三到五年,所有业务都应以AI为驱动。如果阿里巴巴能聚焦在AI上,实现对整个入口的突破,也许我们可以把新的入口,用AI的方式做出来,增加更多的用户。”
坚定投入AI基础设施
第四季度内,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面向未来承接AI需求增长和应用繁荣。
在AI步入规模化落地的阶段,阿里巴巴正坚持开源开放,推动AI在千行百业加速落地。
报告期内,多个行业头部客户与更多中小企业均与阿里巴巴达成AI领域合作,阿里巴巴AI产品在互联网、制造业、零售等垂直行业得到更广泛应用。
有电商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随着AI技术需求的增长,AI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在千行百业加速落地,构建起从基础算法创新到行业应用落地的完整生态体系。这种技术扩散不仅加速了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演进进程,更在当下形成了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强劲动能。阿里巴巴的“AI驱动”战略给自身和行业都带来了清晰的增长前景。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记者表示,“AI驱动”策略从多维度推动阿里巴巴的财报表现。其一,实现收入结构升级,AI产品收入连续7个季度同比三位数增长,带动云业务收入增速远超行业均值,阿里云借助将AI能力封装为标准化产品,完成从资源出租到技术溢价的商业模式转变,提升单客户收入。其二,构建竞争壁垒,“AI+云”融合形成差异化优势,吸引企业客户选择技术生态完整的头部服务商,形成强者恒强局面。其三,锚定未来增长,该策略推动云业务向“智能服务”转型,开拓千亿元级AI基建市场,财报中AI相关收入占比不断扩大,展现阿里巴巴强大商业化能力。
在郭涛看来,长期来看,规模效应将提升阿里云业务毛利率,AI产品的高附加值也将优化阿里巴巴整体盈利结构。此战略组合把握产业智能化需求,构筑竞争护城河,助力阿里云成为阿里巴巴核心增长极与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