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支付都用得好好的,又来搞什么碰一下?”“手机直接碰机器就能支付,这能安全吗?”2024年6月,当支付宝“碰一下”第一台设备进驻商圈,首笔交易诞生,尽管大众满是新奇,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不解与质疑。
没有人能想到,321天后,“碰一下”已布局全国:超400个城市、5000多品牌、千万商家接入;不仅仅是支付,还有点餐、开门、骑行、入住等超300种场景,都在用“碰一下”服务用户。
支付宝用321天告诉了大众“碰一下”的“非做不可”,让不同用户和商家的支付体验更极致:其简单自然的交互动作,契合用户需求,除了年轻人,还被外国宾客、视障人群等不同用户群体所需要;同时,“碰一下”也是商家经营利器,可帮解决收银、拉新和会员运营,助力数字化经营的价值已逐步显现。
“碰一下”的底气还有中国制造,4月24日,由国产芯片企业复旦微电子与支付宝共同研发的“碰一下”专属新芯片首次亮相,并透露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量产。
目前,支付宝“碰一下”用户数已破亿,从地铁、骑行到超市、医院,从校园、小区到景区、博物馆,“碰一下”逐步融入普通人的生活,蚂蚁集团支付宝事业群副总裁李佳佳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后续,无论是支付还是其他场景,都将有对应的“碰”产品可以提供,同时,也会把“碰一下”体验开放至整个行业。
老年人也爱“碰”
不同于过往解锁手机、打开App、调出付款码,4月24日,在杭州一家老字号小吃店的不少消费者,几乎习惯性拿起手机直接碰一下,1秒搞定,付款走人,不用再排队付款。
“省事!”一年轻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以前付款,一套流程下来,少说也得半分钟。现在碰一下就行,特别方便。
这正是支付宝在去年就曾大力推广的创新体验。2024年6月,支付宝“碰一下”首笔交易诞生,用户解锁手机后,不用打开支付宝App,碰一下小蓝环就能支付,一下省去好几步。
李佳佳告诉记者,“碰”更多的是让大家的支付变得更便利。据介绍,从去年6月到现在,从消费者的第一笔“碰”到现在(4月24日),正好是321天。“这个发展速度,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快,用户数增长速度也是。”
“一开始年轻用户比例特别高,年轻人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现在年轻人比例占到一半,说明有更多的消费者也接受碰一下。”李佳佳称,不少老年人、外国宾客等群体也爱“碰一下”,甚至相较传统支付方式会更喜欢“碰”。“尤其老年人,因为他们不爱麻烦别人,碰一下简单方便解决了一些尴尬和麻烦,因此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尝试并接受。”
“碰一下”还考虑到了特殊群体的需求。如今,支付宝“碰一下”设备通过屏幕发声和蓝黄鲜明的交互设计,支付时不用先在手机里找App或者付款码,视障用户也能更轻松地完成支付。
从曾经的大众不理解、观望,到如今被各类群体所接受、习惯甚至青睐,可能支付宝自己都没想到,这一过程仅用了大半年时间。
这半年,支付宝“碰一下”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范围爆发式普及,其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碰一下”已针对支付、点餐、开门等不同场景上线了17款产品,已有5000+品牌、千万门店为用户提供“碰一下”服务,用户数破亿。
回过头来看,以用户从0到突破1亿的时间维度看,扫码支付花了30个月,刷脸支付用时1年3个月,但“碰一下”仅用了321天。
“摸着过去的自己过河。”李佳佳称,在过去,推广扫码支付时,支付宝几乎是从零开始,面临诸多困难,而如今,支付宝的支付业务已有20多年的积累,基于现有的生态基础,“碰一下”在开展业务时,无论是补贴用户、进行营销活动,还是与商家合作洽谈,都具备相应的成本投入能力,且支付宝有意愿去做出这些投入。
再造一个新入口
大多消费者可能不知道的是,“碰一下”,其实并不止于支付。
还包括碰一下点餐、碰一下开门、碰一下开柜、碰一下验票等,截至目前,“碰一下”已从支付逐步向其他场景自然延展,随着丰富的商家和业态的加入,实际上已有超300种细分的场景方案。
从地铁、骑行到超市、医院,从校园、小区到景区、博物馆,“碰一下”正逐步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成为链接用户服务的一个新入口。
“这样的产品非常多,”李佳佳认为,其实很多扫码的场景,都值得被“碰一下”,以及原来所有的近场交互场景,都值得用支付宝“碰一下”再重新做一遍。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去做这个事?这一点其实不仅消费者不理解,曾经不少商家也有质疑。
李佳佳解释,事实上,“碰一下”这个新入口,除了加强支付便捷之外,实则也能提升品牌与客户之间的服务,使商家获得生意的新机遇和新增量。
如何实现?据介绍,为进一步发挥设备价值,促进商家生意增长,支付宝深度思考并探索出一种全新模式,即让设备不仅连接商家,还能与品牌商建立直接联系。
以往,品牌商开展营销活动时,需借助经销商层层传递,从品牌商到门店,整个流程耗时较长,通常需要1—2个月。而现在,品牌商与支付宝合作后,可将经营活动信息直接投放到碰一下设备屏幕上,消费者在店内购物时就能看到优惠信息,而这些优惠资金由经销商提供,对于商家而言,不仅直接带动了商品销量,还能进而增加收入。
这一模式下,既实现了品牌商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损耗,也大幅提升了品牌商的销售效率,为商家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距离小吃店不远的一家连锁便利店,店长对“碰一下”设备赞不绝口。直言“它不仅是个收款工具,更是助店铺数字化运营的增收利器”。
更多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碰一下”的背后,还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强大支撑,整条产业链现已实现国产创新、自主可控。
4月24日,由国产芯片领军企业复旦微电子与支付宝共同研发的“碰一下”专属新芯片,也首次亮相,并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投入量产。每个支付宝“碰一下”设备都需要搭载一颗NFC芯片,它就相当于“碰一下”设备的心脏。
过去的321天里,支付宝“碰一下”,已然形成了一条涵盖软件开发、硬件制造、手机厂商、服务商、品牌商家、行业场景的完整生态链条。
“我们第一阶段是服务于消费者的支付便利性;第二阶段是服务于商家的经营便利性;第三阶段,有了群体效应后,也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李佳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支付宝“碰一下”的生态模式中,采用的是开放策略。
支付宝会将“碰一下”的能力开放给不同的生态和行业,让这些行业伙伴在利用该功能提升自身服务效率的同时,也主动向其场景下的用户和消费者宣传引导,同时支付宝自身也会投入大量资源,不断进行用户行为牵引,包括投入资金开展营销活动、提供补贴等。
4月24日,支付宝也宣布,在此前推出40亿“服务商激励计划”的基础上,再为商家推出“商家百亿助力计划”,助力生态伙伴生意增长,促进服务业消费提振。
据了解,上述“商家百亿助力计划”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第一,免费升级商家收银设备。现有的收银枪、收银扫码盒均可免费升级为“碰一下”设备,小微商家免费申领收钱码牌、碰一下点餐码牌等。
第二,支付宝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补贴。消费者可享笔笔优惠活动,收银员能获得多碰多赚激励,平台还将联合城市、街区、门店发放专项消费券,助力激发当地经济活力。
蚂蚁集团首席执行官韩歆毅表示,支付宝“碰一下”从支付起步,正成为面向未来的用户服务新入口和商家数字化经营的新入口。未来,支付宝将加速技术和产品创新,开拓更多场景应用,此外,再加码百亿资源用于“碰一下”生态,助力生态伙伴生意增长,促进服务业消费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