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2 22:03:51 股吧网页版
淘宝规则重大调整 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温婷 杨翔菲

K图 BABA_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温婷杨翔菲)4月22日,多家电商平台宣布对“仅退款”规则进行重大调整,这意味着无序的“仅退款”在电商行业正式终结。据淘宝规则显示,为平衡实现商家权益保护与消费者体验提升,后续平台将不主动介入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不退货退款”售后申请,由卖家先行与消费者协商处理。

  2024年7月,淘宝率先对“仅退款”做出优化,通过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升级异常行为识别模型等一系列举措,遏制不合理“仅退款”。2024年11月,快手电商宣布废止“退款不退货”。今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平台1688宣布全面取消“仅退款”。

  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介绍,2017年,亚马逊推出“退款不退货”的售后服务,目的是通过减少退货流程来鼓励下单。2021年,拼多多推出“仅退款”售后服务。2023年底,淘宝、京东、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陆续跟进或更新“仅退款”相关服务。到了2024年初,“仅退款”已经成为电商行业的“标配”。各平台介入增多,“薅羊毛”现象频发,因此商家不满激增,与消费者矛盾激化。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网络消费热点投诉问题第一位就是“任意仅退款”。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俊斌认为,原来的“仅退款”出发点是维护了消费者利益,但并不符合目前的环境,属于粗犷式简单化处理。

  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秋城表示,“仅退款”不仅仅破坏商家合理利益,更破坏了电商生态的公平原则,是平台竞争白热化阶段,基于自身竞争压力与平台利益,牺牲商家合理利益,甚至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的体现,其不为消费者,更不为商家,核心是平台获取流量客户黏性的一种手段。

  今年以来,各大平台明显加大了对“任意仅退款”的调整力度。

  2025年,淘宝以“扶优去劣”为核心战略,对平台运营逻辑进行深度重构与聚焦。年初,淘宝天猫在服饰、美妆、运动户外三大行业试点推出优质品牌限时返佣激励。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底,90%品牌达成双位数高增长目标,接下来该政策将增频扩围,频次提高为“全年多次”,并逐步向全行业拓展。

  此外,淘宝还升级上线了一系列运营政策,如上线“退货宝”、异常订单退还推广费、持续打击“羊毛党”、治理恶意店群和AI假图等,多方位保护商家和消费者权益。

  4月16日,淘宝天猫公告“关于新增《淘宝平台店铺真实体验分规范》的意见征集”,宣布即将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根据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三方面表现,建立真实、客观、透明的消费者体验反馈机制,让真实体验分成为消费者未来重要的购物决策依据。

  这意味着,异常订单信息不再影响商家评价体系,剔除“羊毛党”、刷单等因素影响,商家只需为已签收的真实有效订单负责,无需过度内卷,而可以把精力投入到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服务方面。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平台“仅退款”休矣,意味着买家滥用政策“薅羊毛”的恶意退款行为再也行不通了,这对于优化平台营商环境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望进一步刺激平台经济的消费热情回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