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卖爆了!” vs “大中华区营收却下滑”
“苹果在中国市场单月销量同比激增37%,市场份额达25%”,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数据令人侧目;而另一面,公司财报却显示,“第四财季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降3.6%”。一增一减,矛盾吗?其实并不。销量来自渠道与消费者终端反馈,营收则反映企业间结算周期与区域出货节奏——两者统计口径不同,但共同勾勒出一个复杂而真实的中国市场图景。
事件概述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于2025年11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苹果公司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单月销量在2025年10月同比激增37%,市场份额攀升至25%,创下自2022年以来的新高。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iPhone 17系列的强劲表现,该系列产品占苹果当月总销量的80%以上,从基础款iPhone 17(5999元)到高端机型iPhone 17 Pro Max(8999元)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并推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销量同比增长8%。
事件分析及观点罗列
iPhone 17系列的热销显著推动了苹果公司股价上涨,并带动消费电子股集体走强。 苹果股价在10月20日盘中一度突破263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总市值重返3.9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美国市值第二的企业;当日单日上涨3.94%,市值一天之内上涨14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一万亿。受此带动,蓝思科技涨8.12%、高伟电子涨6.98%、鸿腾精密涨5.39%、丘钛科技涨5.52%、富智康集团涨5.04%、瑞声科技涨4.94%。
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大增,主要得益于其性价比提升和市场策略的成功。 该系列在中美市场开售前10天销量较iPhone 16同期增长14%,其中中国市场标准版销量近乎翻倍;标准版采取“加量不加价”策略,在芯片、屏幕、存储和摄像头升级的同时价格保持稳定;叠加“国补 + 以旧换新 + 平台补贴”三重优惠,iPhone 17标准版实际到手价可低至5099元。
iPhone 17系列的热销显著带动了苹果10月在华市场份额的增长,尤其在高端市场表现亮眼。 该系列在苹果当月销量中占比超80%,推动苹果在华销量同比激增37%,市场份额突破25%;在6000元以上高端市场,苹果以51.1%的份额领跑,华为为30.7%,iPhone 17系列渗透率达69%。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对其全球营收增长贡献显著。 第四财季总营收达1024.7亿美元,同比增长7.9%,净利润飙升86%至274.7亿美元,主要受益于iPhone 17系列销量激增14%;产业链数据显示,第四季度产量预计达7900万部,全年总产量1.33亿部。
尽管短期销量增长亮眼,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仍面临挑战。 第四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144.93亿美元,同比下降3.6%,为全球唯一出现下滑的区域,反映出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本地化策略仍有优化空间。
相关题材及人气个股
虽然上述事件聚焦消费电子领域,但市场资金亦关注具备稳定分红与基本面支撑的蓝筹标的。
伊利股份(600887.SH) 作为乳制品行业龙头,产品覆盖低温鲜奶、常温牛奶、酸奶、奶粉等。公司在2025年11月上旬连续获得融资买入,11月11日获融资买入1.66亿元,11月12日获1.26亿元,两融余额维持在33亿元以上。更关键的是,公司于11月17日晚公告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75%,且每股派现金额不低于2024年度的1.22元(含税),被市场视为“提质增效重回报”的实质性举措。
工商银行(601398.SH) 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11月13日向境内优先股股东派发每股4.58元(含税)现金股息,合计20.61亿元;同日子公司天阳科技发布“天锐市场风险管理系统”,推进自主可控风控体系建设;11月17日全额赎回9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优化资本结构;上海黄金交易所设立工行三亚黄金指定仓库,凸显其在贵金属业务的领先地位。
贵州茅台(600519.SH) 是中国高端白酒绝对龙头。知名投资人段永平于11月11日表示“投资茅台不需要看宏观环境”,并透露年内两次加仓;11月13日,公司董事、代总经理王莉称将综合运用分红、回购、增持等工具稳定回报预期;11月17日,原董事长张德芹卸任,由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管理层迎来新变动。
中国平安(601318.SH) 是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构建“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模式。11月12日H股股价突破60港元,创2021年8月以来新高;当日A股融资买入达8.86亿元,两融余额超244亿元;ETF资金3日累计净流入超1.5亿元;公司回应监管新政,已开展分红型重疾险研发;平安银行信用卡升级五大基础保障,推出独家旅行与健康权益;平安人寿三季度增持邮储银行21亿股,展现长期配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