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苹果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6 16:32:50 股吧网页版
【环球财经】一周前瞻:美联储领衔“超级央行周” 美股财报季步入高峰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10月26日电(葛佳明)本周(10月20日至25日),全球贸易局势的反复无常主导了市场波动,美国9月通胀数据增速放缓且低于市场预期,大幅提升美联储年内两次降息的预期。全球风险资产多数上行,美元呈现上涨后盘整的走势,金银价格大幅震荡,油价强势反弹。

  美股方面,美股三大指数均涨破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收报6791.69点,本周累计上涨1.92%;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报47207.12点,本周累计涨2.20%;纳斯达克100指数本周累计涨2.18%;罗素2000指数本周累计涨2.46%。恐慌指数VIX本周累计跌21.27%。

  美国科技股七巨头多数上涨,亚马逊本周涨5.24%,苹果涨4.17%,Meta涨2.99%,谷歌A涨2.61%,微软涨1.94%,英伟达涨1.63%,台积电跌0.04%,但特斯拉股价则因第三季度财报不及预期全周累计下跌1.30%。

  欧洲股市方面,欧洲STOXX 600指数创收盘历史新高,本周累计上涨1.68%;欧洲各国股指多数走强,德国DAX 30指数本周累计上涨1.72%;法国CAC 40指数本周累计涨0.63%;

  英国富时100指数继续创收盘历史新高,本周累计涨3.11%,今年来迄今涨幅达18.02%。

  亚太股市方面,日本股市走势强劲,本周日经225指数突破49000点,全周累计涨幅达3.61%;韩国KOSPI指数全周累计上涨5.14%;印度SENSEX30指数全周累计涨0.31%。

  外汇市场方面,美元指数本周呈现上涨后盘整的走势,周初美元指数一度升破99关口,但因美国9月CPI数据提振了市场降息预期,美元指数短线下跌,收于98.94,全周微涨0.39%;非美货币多数走弱,其中日元兑美元下跌1.5%,欧元兑美元下跌0.2%,英镑兑美元下跌0.86%。

  大宗商品走势方面,本周贵金属经历剧烈波动,此前不断刷新历史新高的金银价格21日晚间直线跳水。现货金价和现货银价均录得十周以来首度收跌。现货黄金本周收于每盎司4111.5美元/盎司,本周累计下跌3.20%;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全周累计下挫2.05%,收报每盎司4126.9美元;现货白银收于每盎司48.624美元,全周累计跌幅超6%;COMEX白银主力期货合约本周收报每盎司48.41美元,全周跌幅达3.38%。

  国际原油方面,油价前半周受供应过剩担忧低位震荡盘整,但在美国22日宣布对俄罗斯新一轮制裁以及欧盟成员国就第19轮对俄制裁措施达成一致后,国际油价23日上涨超5%,创两周以来新高。本周WTI原油主力期货合约累计上涨7.51%,报每桶61.44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全周累计上涨5.92%。

截屏2025-10-25

  下周(10月27日至11月1日),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加拿大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同时美股财报季将迎来发布高峰,预计有超过170家公司发布业绩,其中包括微软、苹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和Meta。

  美联储领衔“超级央行周”

  美联储将于当地时间10月29日(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宣布最新利率决定,为2025年年内倒数第二次议息会议。

  美国9月通胀数据延迟公布且低于市场预期,为10月份美联储进一步降息扫清了障碍。整体来看,9月美国通胀数据仍在回升,但幅度有一定温和化趋向。9月整体CPI同比上涨3.0%,环比上涨0.3%,主要受燃油拉动能源通胀升温所致;核心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3.0%,核心商品通胀小幅回落。

  广发证券认为,美国企业对新增关税的应对体现出“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特征:短期内由企业端消化,维持价格稳定以保市场份额;中期则可能伴随利润压缩和供应链重构。若关税政策持续或进一步扩大,企业在恢复利润率目标时,可能会逐步将更多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形成延迟性、结构性的通胀压力。

  美国通胀数据弱于预期进一步巩固宽松交易,市场已充分定价美联储在2025年仍有两次、每次25个基点的降息空间,2026年降息预期也有所扩大。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8.3%,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达到了91.1%。

  兴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段超表示,虽然后续发布的美国10月Markit PMI数据超预期,但当前美联储双重目标向就业倾斜,降息预期并未受到明显影响——随着劳动力供需缺口趋于闭合,就业加速走弱风险在积累,美联储在通胀传递仍慢的窗口期进行预防式降息是相对安全的选项。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表示,自9月决策会议以来,美国经济前景基本保持不变。当前政策取向已进入艰难平衡期:一边是通胀压力尚未完全缓解,另一边是就业市场持续走弱。尽管鲍威尔未对下一步行动给出明确信号,但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2025年仍有两次降息空间。

  日本央行也将在10月30日公布备受瞩目的利率决议。

  日本央行在9月会议中维持货币政策不变,且会后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发言小幅“偏鸽”,目前市场认为10月会议中加息为小概率事件。

  据当地时间10月2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日本9月CPI同比增速上行0.2个百分点至2.9%,核心CPI(除生鲜食品及能源)同比增速下行0.3个百分点至3.0%。

  华福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表示,9月日本核心CPI回落,反映了日本内需的疲弱,今年以来日本零售持续降温,尤其是三季度以来,日本零售指数和食品饮料、汽车等分项数据同比加速下行。近期随着安倍经济学回归的预期逐渐升温,日元有所贬值,但相对2023年到2024年的贬值幅度仍较小,预计随着零售可能持续走弱、通胀或逐步回落的数据演绎,日本央行可能转向偏松立场,日元汇率难以获得走强的有效支撑。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今年持续表示,因为日本经济面临着新的不确定性因素,在进一步加息时必须谨慎行事。

  资本经济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高级经济学家阿比吉特·苏里亚(Abhijit Surya)表示:“目前来看,剔除食品价格的通胀率以及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通胀率都有望达到或超过日本央行对本财政年度的预期。”

  苏里亚还称,日本央行最近几周的表态一直较为谨慎,并未暗示即将加息。他预计,日本央行将在本周持续按兵不动,直到明年1月可能才会再次加息。

  美股财报季步入高峰

  近期,美股三大指数接连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AI)相关股票的强劲表现推动。在即将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季中,苹果、Meta、谷歌、亚马逊和微软等科技巨头的业绩备受关注。

  据LSEG数据与分析研究预计,美股科技股“七巨头”第三季度盈利增速预计为16.6%,虽仍领先于标普500整体9.2%的盈利增速,但二者之间的差距仅为7.4个百分点,为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的最小值。

  具体来看,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股盘后,谷歌将会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分析师普遍预计,第三季度谷歌或实现营收1000-1030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净利润282-285亿美元,同比增7%,资本开支为250-270亿美元。

  近期,谷歌股价表现强劲,得益于其在反垄断诉讼中的胜利以及AI大模型的强劲表现。目前市场普遍认为,谷歌已转变为AI领域的领军者,推动了谷歌估值的上涨,也重塑了其市场叙事。

  对于第三季度谷歌的财报和电话会,市场依旧关注以下重点:广告收入、搜索引擎份额、AI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云业务、资本开支等。

  同日,Meta也将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根据Factset数据显示,市场预期Meta本季度或实现营收495亿美元,同比增22%;净利润为170亿美元,同比增12%;调整后EPS6.75美元,同比增12.5%;资本开支140-160亿美元,环比有所下滑。

  近一个月,Meta股价出现回调,有观点认为,尽管Meta在AI领域持续加大投入,但其产出尚未达到市场预期,可能导致“高开支、低回报”的叙事,进而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分析师认为,考虑到后续Meta活跃用户增速放缓,叠加今年广告开支增速放缓等因素,Meta走势或承压。

  10月30日美股盘后,苹果将公布其第三季度财报,市场预期其该季度营收为1020-1030亿美元,同比增长7.9%,净利润约为260-270亿美元,经调整后同比增长8.3%。

  由于iPhone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市场销量强劲,市场对于换机周期启动的预期升温,推动苹果股价上涨。与此同时,苹果的生态和设备数量增多、AI服务的持续推进以及更多消费者愿意享受有关售后服务等都会提振其营收和利润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苹果依旧面临着激烈竞争和AI进展缓慢的影响。研究机构Canalys的分析师认为,“苹果智能”在中国越推迟发布,越可能让苹果处于不利竞争地位,因为中国的其他智能手机厂商都在竞相整合人工智能功能,构建自主的端侧与云端大模型(LLM)。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