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Air正式登陆中国内地市场之际,市场上却传来停产的消息。
10月22日,iPhone Air在中国内地市场正式发售,这款被称为“史上最薄iPhone”的手机由于仅支持eSIM设计,在正式发布后推迟了一个月才开启销售。然而,有数码博主爆料称,iPhone Air因国外销量未达预期和国内推迟发售等原因,生产端已进入前加工制程停产状态,目前处于“攒订单再重新开工”的产能调整阶段。
iPhone Air是苹果今年的一个新尝试,不仅是首次以“Air”命名的机型,其设计也与以往其他机型有明显的差异。苹果给这款机型打出的标签是“超薄、极轻”,厚度仅有 5.6 毫米,重量仅 165 克,同时配备 6.5 英寸大屏和 A19 Pro芯片。为了满足机身的轻薄设计,苹果重新设计了扩展平台,顶部平台塞下了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扬声器和苹果芯片这些重要内部组件,目的是将其余的空间全部留给电池。

赵佳音摄
值得一提的是,一周之前,苹果宣布iPhone Air在中国内地市场开启预售时,苹果CEO库克正在探访中国市场,并首次现身直播间,为这款产品“带货”。
然而,iPhone Air停产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从供应链消息和市场表现情况来看,这款轻薄iPhone并未能获得大量消费者的青睐。在iPhone Air登陆中国内地市场之前,多家海外媒体报道称,,iPhone Air预购热度远不及iPhone 17其他型号,相比之下,iPhone 17 Pro和Pro Max发货周期在2—3周甚至更长时间,而iPhone 17基础款的发货等待期也在3—4周之间,而iPhone Air则无需等待,首批现货有充足库存,这在苹果近年来发布的旗舰新品中并不多见。
线下门店现货情况呈现出类似的表现,10月23日,记者在上海五角场合生汇苹果直营店看到,即使是工作日下午,店内人流量仍然不少。被问及现货情况时,店员表示,目前iPhone Air 256G版本所有颜色均有库存,无需等待;512G版本可选范围收窄,仅天蓝色仍有现货可直接提机;1TB版本除云白色外,其余配色均能满足需求。相比之下,整个iPhone 17系列目前除iPhone17 Pro Max橙色尚有少量现货外,从标准版到其他Pro机型均已断货。
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表示,iPhone Air需求低于预期,供应链已经开始降低出货与产能。供应链的产能普遍到2026年第一季度会缩减80%以上,部分出货前置时间较长的零组件,预计在2025年底前停产。这意味着既有的Pro系列与标准版机型,已经很好的涵盖了大部分的高阶用户需求,很难再找到新的市场区隔与定位(从mini、Plus到至今Air的尝试都没有成功)。

蔡淑敏摄
需要注意的是,iPhone Air销售遇冷并不会对苹果的业绩造成显著影响,原因在于iPhone 17系列和Pro系列表现强劲。
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的《2025 年第三季度中国与美国智能手机周度销量追踪报告》显示,iPhone 17 系列在中国和美国上市后的前10天销量较 iPhone 16 系列增长了 14%。中国和美国是苹果 iPhone 全球销量的两大核心市场,占据其整体出货量的绝大部分。
在四款iPhone机型中,今年的标准版 iPhone 17 表现良好,尤其是在中国,消费者对其突出的性价比反应热烈。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 Mengmeng Zhang 表示:“标准版 iPhone 17 对消费者非常有吸引力,物有所值。更强的芯片、更出色的显示屏、更大的基础存储空间、升级的前置自拍摄像头——而价格与去年的 iPhone 16 相同。尤其是把渠道折扣和优惠券也考虑进去之后,购买这款机型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决定。简而言之,它提供了极高的性价比,而中国消费者也在用实际购买行动反馈给苹果公司。”

蔡淑敏摄
至于iPhone Air,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 Ivan Lam 表示:“这不仅是苹果的重要里程碑,对更广泛的 eSIM 生态同样意义重大。不过,由于预售期更短、定价更高,而标准版 iPhone 17 在规格与功能上更为均衡、性价比更突出,预计 iPhone Air 在早期仍会保持相对小众的定位。”
另外,日本瑞穗证券报告指出,苹果计划将 iPhone Air的产量削减约100万台,原因是该机型的市场表现不如预期,但将同步上调其他机型生产规模。作为比较,标准版iPhone 17数字系列产品线销量显著优于上一代产品,Pro和Pro Max型号的需求也同比增长明显,因此苹果计划将整个 iPhone 17系列的出货预期从8800万台上调至9400万台,时间节点预计在2026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