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苹果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3 18:02:39 股吧网页版
存量之争:手机大厂“搏杀”双11
来源:财中社

  叶落知秋,智能手机市场亦迎来“金九银十”。

  10月22日,苹果(AAPL.US)支持eSIM功能的iPhone Air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而这距离9月10日苹果发布会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

  eSIM技术通过消除物理SIM卡槽,进一步整合设备生态。同样,这也是苹果自iPhone 17全系标配Promotion高刷屏后的又一“重要卖点”。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手机用户平均换机周期已延长至33个月。在市场饱和、国补前置用户换机需求与消费理性的多重压力下,各大厂商不得不转而寻求别样的卖点来刺激用户换机。

  苹果的发布会如同发令枪,拉开了第四季度新机混战的序幕。小米(01810.HK)、vivo、OPPO、荣耀等厂商在9月至10月密集推出新品,试图在“双11”等年终促销季前抢占先机。这场围绕技术、渠道与生态的博弈,正推动市场格局进入深度洗牌期。

  2025新机浪潮

  9月10日,苹果iPhone 17系列率先登场:数字版首次用上Promotion高刷屏,全系取消128GB配置,Pro版本背面外观设计语言大改、加入安卓旗舰几年前就用上的VC均热板,Air版本全球强推eSIM。价格方面,数字版5999元起售、Pro版最高17999元、Air版7999元起售。

  iPhone一系列“违背祖宗的决定”,为苹果在中国市场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据第三方统计,苹果发布会后次周,2025年第38周(9月16日至9月22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苹果单周市场份额飙升至26.4%,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较前一周增长近三倍,逼近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历史最高单周份额纪录。

  知名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称,截止10月12日,iPhone 17系列已激活近400万台,其中以iPhone 17 Pro Max为首,全系包揽多个电商平台手机单品TOP 3。

  紧跟iPhone其后的,则是要“全面对标iPhone”的小米。

  9月25日,小米打破其数字迭代惯例,跳过“小米 16”直接推出小米17系列,以“全面对标iPhone”为营销口号,机型命名与苹果如出一辙,三款机型价格在4499-6999元。小米17全系首销5分钟即刷新2025年国产旗舰全价位段新机首销纪录,首销全天销量与销售额均创下历史新高,其Pro Max版本销量占比超过系列总量50%。

  小米17 Pro系列采用与iPhone 17 Pro系列类似的设计语言,并将背面的横向DECO(相机模组装饰性设计构造)改造成其“妙享背屏”。无论是“跳级命名”还是“设计致敬”的营销均引发社媒热议,有网友调侃称“小米省下的广告费够雇千名工程师”,精准捕捉了消费者对小米高端化的心理预期。

  苹果和小米的率先“出牌”,其他厂商迅速跟进。

  10月13日,vivo X300系列正式发布,全系首发联发科天玑9500芯片并搭载OriginOS 6系统。vivo此次推行“精简战略”,砍掉X系列“Pro mini”机型,聚焦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水桶机”与“演唱会神机”,强调影像系统与线下渠道协同。价格方面,vivo X300 4499元起售,Pro版本 5299元起售。同日,国内三大运营商宣布正式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为iPhone Air与各大国产厂商eSIM机型的发售埋下伏笔。

  10月15日,荣耀Magic 8系列亮相,Magic 8起售价4499元,Pro版5699元起售,主打AI功能与长续航。OPPO则于10月16日推出Find X9系列,首发2亿像素长焦与哈苏增距镜,在影像参数上对标vivo,打出“旅拍神器”的宣传口号,价格上各版本也与vivo保持一致。

  除主力品牌外,子品牌机型亦蓄势待发。vivo子品牌iQOO 15、OPPO子品牌真我GT8系列与一加15、小米子品牌红米K90系列即将面世,旨在通过细分市场覆盖扩大份额。

  而华为则选择差异化路径,于10月22日先行发布鸿蒙6系统,Mate 80系列新机预计11月面世。

  存量份额之变

  IDC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6840万台,同比下降0.6%。其中,vivo以1180万台的出货量和17.3%的市场份额重返榜首;苹果以1080万台(15.8%)位居第二;华为以1040万台(15.2%)位列第三;小米以1000万台(14.7%)位列第四;OPPO则以990万台(9.9%)与荣耀的980万台(9.8%)分居五六位。


  苹果成为第三季度亮点,出货量环比增长12.5%,是前五大厂商中唯一实现环比增长的品牌。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指出:“苹果新机在第三季度影响有限,但市场需求明显好于上一代产品”,预计第四季度苹果表现将更加强劲。

  这一排名变化反映了市场竞争的动态性。就在上一季度,华为曾以18.1%的份额位居国内第一,而本季度出现下滑。同样,这也体现中国手机市场已进入存量时代,手机市场超90%的份额集中在头部手机厂商,且彼此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前五名中首位和末位的差距仅有200万台,市场份额百分比差额仅2.9%。

  另外一家市场研究机构BGD提供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以销量计,vivo以17.8%的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市场第一,OPPO(含真我)的市场份额约为16.7%,小米的市场份额约为16.6%,华为的市场份额约为14.2%,荣耀的市场份额约为14%,苹果的市场份额约为13.6%。

  Omdia数据同样印证这一趋势,2025年三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3%,前五名排位略有不同:分别是vivo 1180万台(市场份额18%)、华为1050万台(16%)、苹果1010万台(15%)、小米1000万台(15%)和OPPO 990万台(15%)。

  即使排名统计有所出入,但各厂商差距显著缩小,竞争日趋白热化已成事实。

  与2024年同期相比,据Omdia统计口径,当时市场份额上,vivo同为第一,华为第二,小米第三,苹果和OPPO同为第四。

  而2025年前三季度的累计数据更暴露竞争白热化,vivo出货3700万台,华为3580万台,两者仅差120万台;小米3300万台、OPPO 3190万台、苹果3020万台,前五名差距均在600万台以内。可以说,前两名或已无悬念,第三到第五名的位次则全仰仗各家第四季度业绩。

  从季度波动看,vivo的“稳”得益于线下渠道沉淀与产品节奏控制,其份额从第一季度的15%稳步增长至第三季度的18%;苹果则依靠iPhone 17系列发布实现反弹,从第一季度第五名跃升至第三季度第二,成为唯一环比、同比双增长的厂商;华为虽从第二季度18%的份额高点回落,但通过聚焦折叠屏等超高端市场守住了利润基本盘。

  小米的份额从第一季度19%的“国补刺激高点”回落至第三季度的15%,显示其增长承压;OPPO份额稳定在15%左右,但排名从第三滑落至第五,凸显中端机型受挤压的困境;荣耀从Others重返前五,但其过度依赖低端机型,其新机型Magic 8系列所冲击的品牌高端升级仍然任重道远。

  毫厘必争

  这一轮新机潮中,厂商普遍聚焦影像升级、AI应用与价格战,但创新多集中于硬件参数堆砌,而非颠覆性体验突破。存量时代,手机厂商们“各显神通”,AI智能体落地依然不易。

  苹果在iPhone 17系列的新机宣传期,各大社媒平台上挂了数日“iPhone牙膏挤爆了”的词条热搜。

  苹果“打头阵”,直接推动中国三大运营商重启停滞两年的eSIM手机服务。回溯2023年,三大运营商以“业务调整”暂停eSIM手机服务,使该技术沦为行业鸡肋,而苹果此次“硬着陆”式的推动,本质是通过终端倒逼产业链改革,为其在中国大陆的生态补上一环。毕竟苹果在美国市场,早在2022年的iPhone 14系列就已全面转向eSIM的怀抱。

  而这恰巧成为苹果近年来为数不多的显性创新点之一。无论是iPhone 16系列的相机控制按钮,还是iPhone 17系列的外观改变与eSIM,都是苹果试图以“微创新”维持高端市场壁垒,但却未能掩盖其创新放缓的现状。

  国产厂商则纷纷转向生态协同与垂直整合寻求突破。小米试图以红米走量机型与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设备构建护城河,但高端产品矩阵仍需加厚。Counterpoint数据称,2025年前七个月,小米产品虽在4000-6000元价位段拿下23.9%的份额,苹果、华为的高端优势仍难撼动。

  影像领域则成为vivo与OPPO的必争之地。

  vivo凭借与蔡司的长期合作,在X300系列中搭载APO长焦等技术,其“蓝图影像系统”已形成专利壁垒;OPPO则通过哈苏联名、与vivo如出一辙的增距镜配件猛攻影像领域。vivo通过“影像认知部”将审美转化为技术语言,OPPO则投入高像素传感器研发。但核心元件依赖外部供应仍是vivo与OPPO的共性挑战,例如OPPO此前取消哲库业务,其芯片自研计划告吹;但小米发布玄戒芯片后,OPPO重启芯片自研传闻再起。

  荣耀继续推广其智能体愿景,试图以AI破局。

  荣耀新任CEO李健在3月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还推出“阿尔法战略”,计划未来五年投资100亿美元,宣称要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荣耀的AI智能体YOYO号称接入超过4000个生态MCP与生态智能体,与豆包等形成智能终端大模型联盟之势。

  营销层面,小米及其创始人雷军对苹果的“贴身”对比屡见不鲜,通过性价比话题制造声量;vivo与OPPO则侧重线下渠道与明星代言。vivo深耕三四线城市网络,OPPO依赖Reno系列中端机型走量,但两者均面临华为高端下压与小米性价比上攻的双重挤压。值得注意的是,荣耀在代言人方面“剑走偏锋”选择了80后谢霆锋,跟vivo选择网球运动员郑钦文和OPPO选择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的“年轻范”形成对比。

  此外,近期国产厂商的变动频仍,显示激烈市场竞争下的微调。

  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被辞退,魏思琪上任,显示其在手机高端化进程中内控信息安全与营销效率之间的平衡;OPPO近期被曝出老机型频频出现屏幕绿线一事,维修价格国内外亦有区别对待;荣耀的智能体据称具备自进化能力,但缺乏活跃的开发者社区和合作伙伴网络,其生态建设或不及同行。

  目前,苹果以生态闭环巩固高端基本盘,小米凭“人车家”协同冲击规模,vivo、OPPO深耕影像建立技术标签,荣耀押注智能体抢占未来赛道,华为则依托鸿蒙与芯片复苏重构格局。

  随着“双11”促销旺季的到来,四季度手机市场的存量之争只会更加激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