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4月30日电 (葛佳明)当地时间5月1日(周四)美股盘后,苹果即将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2025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投资者将关注苹果当季的营收状况,包括iPhone等硬件收入及软件服务收入等业务的增速。除财报数据外,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攀升的背景下,苹果对于后续营收和利润前景的展望也将成为焦点。
受贸易政策影响,年初至今,苹果股价下跌约16%,跑输标普500指数(同期下跌6%),市盈率为33倍。在追踪苹果股票的36位分析师中,24位给予“买入”评级,10位给予“持有”评级,2位给予“卖出”评级,平均目标股价为234美元,相较于当前210美元的价格,预计未来12个月还有约11%的上行空间。

苹果手机业务营收能否发力
数据统计显示,分析师预期苹果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营收940.60亿美元,同比增加3.64%;预期每股收益1.606美元,同比增加4.99%。
苹果硬件业务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约80%,其中iPhone则为最主要的营收来源。高盛在研报中表示,iPhone预计在第一季度实现营收约478亿美元,同比增长4%,略高于华尔街平均预期的456亿美元。
4月15日,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数据显示,苹果iPhone在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达5790万部,较去年同期的5260万部增长10%。
高盛表示,iPhone营收增长主要受到销量同比增长10%所驱动,一方面iPhone 16e的发布促进了销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需求提前释放,此外,AI驱动的换机周期也有一定的推动。
高盛认为,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驱动的新一轮换机周期已拉开帷幕,有望驱动苹果业绩维持增长轨迹,但在美国经济衰退风险背景下,新一轮换机周期或不如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中国市场遇冷。据IDC报告,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了9%,市场份额降至13.7%,这也是苹果连续第七个季度在中国市场出现下滑。分析师表示,目前来看,产品创新相对不足以及AI功能受限是苹果在中国市场面临的重要挑战。
与此同时,市场将密切关注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苹果供应链的影响。分析师认为,苹果可能是受贸易政策冲击最为严重的科技巨头之一。对于苹果而言,虽然消费者担心价格上涨提前购买或短期推动销量走强,但长期来看苹果或受到供应链成本上升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的双重压力。
摩根士丹利预计苹果第一季度毛利率将达到47%以上(可能优于公司此前46.5%-47.5%的指引),但下一季度毛利率将降至45.4%的水平,环比下降160个基点。
市场将密切关注苹果对于2025年第二季度和全年的指引,市场对第二季度的预期为每股收益1.47美元,销售额为889.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5%和4%。
软件服务能否成为增长引擎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苹果的软件业务具有一定的抗风险性。即使在硬件收入相对低迷的时期,软件服务板块也一直维持增长的态势。
高盛预计,苹果2025年第一季度服务营收将同比增长11%,达到265亿美元,略低于市场267亿美元的共识预期。其中,苹果商店收入同比增长约13%;而苹果云等订阅付费服务以及苹果支付的合计营收有望实现44%的同比增长。高盛还认为,苹果电视在该季度的营收将达到15亿美元,订阅用户可能超过6000万。
分析师表示,在软件服务业务中,软件服务的毛利率水平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上一季度苹果的软件服务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 75%,连续四个季度站稳 74%以上。凭借高毛利率,苹果软件业务以接近 21% 的收入占比,产生了公司 34% 的毛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