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有外媒消息称,在关税压力导致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苹果公司计划通过提高代工商在印度的生产比例,逐步调整其全球供应链布局。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苹果希望到2026年年底推出iPhone 18系列时,美国市场销售的iPhone 18能够接近完全依赖印度制造。
有关数据显示,苹果2024年全球iPhone出货量约为2.321亿部,其中美国市场占比近28%。与此同时,苹果代工商去年在印度生产的iPhone数量约占全球总组装量的15%,未能达到此前设定的25%目标。这也意味着,要实现该目标,苹果印度工厂的产能需要大幅提升。
就此,多位业内人士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中国都是苹果供应链的核心,但在全球地缘格局和经济贸易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苹果供应链布局印度和东南亚,既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这还是苹果全球供应链多元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对等关税政策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
美国市场iPhone印度造?
苹果多年来在印度的供应链布局已初见成效。
虽然未能达到此前设定的25%目标,但2024年苹果代工商在印度生产的iPhone数量仅占全球总组装量的15%。不过要实现前述消息称的,到2026年年底时,美国市场销售的iPhone能够接近完全依赖印度制造的目标,显然还为时尚早。
因为即使印度的iPhone组装量达到全球总量的25%,与美国市场28%的需求占比之间仍存在差距。
同时,苹果在印度生产的iPhone不仅要满足出口需求,还需要满足印度本地市场的需求。据市场研究机构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苹果在印度的出货量达到400万部,同比增长39%,较前一年同期的290万部增长近110万部,并首次进入印度市场前五名。
而考虑到印度庞大的人口数量和持续增长的iPhone潜在用户数,未来苹果在印度的出货量预计还将继续上升。这也意味着,印度造iPhone要优先满足本土市场,若想完全满足美国市场的iPhone需求,难度进一步增大。
不过苹果提出这一计划,也有着现实的考量。TF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在今年4月初表示,由于新的关税,生产运往美国的iPhone在中国的装配线处于停工状态。他指出,这意味着苹果计划从今年开始在印度专门生产美国市场的所有产品。
而据前述报道,目前,苹果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在印度组装运往美国的所有6000万部iPhone。这意味着未来印度要将其目前的iPhone产量提高1倍以上。
不过这也引来了一些质疑。Canalys高级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指出,在这段时间内将面向美国市场的生产完全转移到印度不太可能,尽管到明年将转移大部分,但是需要更多的产能投资和对中国零部件的持续依赖。“在此期间可以通过增加生产线来增加产能,但从中国采购零部件可能会更加困难。”Chaurasia说。
苹果供应链多元化布局进行时
苹果公司作为全球科技巨头,其供应链遍布全球,印度的生产地位逐渐凸显。业内人士认为,美国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可能会促使苹果将更多制造业务转向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不过在短期内,苹果不太可能全面撤离其长期制造中心。
长期来看,如果当前高关税政策持续,还可能迫使苹果调整价格策略。分析人士指出,若苹果选择将关税带来的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iPhone价格预计将增加30%至40%。
据悉,苹果公司正在分析不同制造地点的关税结构对其供应链的影响。未来,苹果可能会进一步优化其全球供应链布局,以降低关税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苹果的供应链多元化是苹果多年来的一项战略举措,对等关税政策只是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一位长期关注苹果的科技观察者向记者表示,从最低端的版本,到高端的Pro版,苹果对印度、东南亚等地的供应链布局一直在稳步推进。
彭博社4月13日发布最新一期“India Edition newsletter”并指出,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内,苹果公司在印度生产了价值220亿美元的iPhone,生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近60%。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目前在印度生产了五分之一的iPhone,即20%的产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苹果已经在印度组装全系列的iPhone,包括更高端的Pro系列。
分析人士认为,苹果在印度的制造成就,受益于印度政府推动将该国打造成全球制造中心的战略。目前印度政府计划通过提供27亿美元的新财政激励措施,推动电子元件的制造,并着力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
然而,印度电子产品制造存在明显的供应链短板,本土零部件配套率不足30%,关键元件如A系列芯片、OLED屏幕等仍依赖中国和韩国供应,而且目前印度当地工厂产能已达极限,进一步增加产能面临困难。2022年时,彭博智库就曾估算,要将苹果10%的生产能力从中国转移出去,可能需要8年时间。
同时,苹果还要求供应商将面向美国市场的大部分MacBook和iPad的生产转移到越南,苹果还指示供应商将尽可能多的零部件从中国运往东南亚和印度,以增产面向美国市场的各类产品。
中印越电子(手机)企业协会秘书长杨述成表示,早在几年前,苹果便拟定了全球三大生产基地,即中国、越南和印度。目前,这一布局已逐步实现:中国负责生产本地市场所需的苹果产品,越南生产除iPhone之外的其他产品,而印度则主要生产面向全球市场的iPhone系列。
杨述成表示,受工人效率、技术设备成熟度和供应链完善程度等因素影响,印度工厂的良品率与中国和越南相比有10%左右的差距,但整体情况仍在苹果的可控范围内。
据悉,郑州富士康的苹果手机良品率在98%以上。以此推断,印度制造的iPhone良品率应在85%以上。
不过,连接器、机械部件和金属外壳等众多零部件在中国生产仍是综合成本效益最高的选择,因此大规模转移这些生产环节可能性很小。苹果CEO库克此前也曾多次表示,苹果高度赞赏中国在生产其旗舰设备方面的技术水平。
那未来中国和印度在苹果供应链中的各自比重会如何呢?Chaurasia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印度占到全球iPhone产量的21%左右,其余79%来自中国。预计到2025年年底,印度占比将达到25%至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