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股市场震荡分化,$化工ETF(SZ159870)$却逆势实现连续净申购,今日盘中累计净申购量逼近1亿份。这一资金动向背后,是化工行业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革——从传统周期性波动转向政策引导下的产业升级与价值重估。

有机硅领域率先完成价格修复。本周DMC主流报价站稳12500元/吨,较上月低位反弹8.3%。此次上行并非单纯的需求拉动,而是行业对国家“反内卷”政策的主动响应。头部企业通过减产5%-10%形成挺价同盟,成功打破“产能扩张-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这种由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实施的供给侧改革,正在重塑有机硅的价值曲线。
聚酯产业链迎来实质性利好。印度BIS认证取消后,国内涤纶长丝出口通道正式打通。以桐昆股份为例,其印度订单量单周激增40%,长丝产品溢价能力提升3%-5%。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供需格局重构——原本因认证壁垒导致的30万吨/年过剩产能,将在未来6个月内转化为有效供给,行业开工率有望从78%提升至85%以上。
己内酰胺的涨价逻辑更具政策含金量。在工信部《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推动下,行业减产方案已进入实施阶段。龙头企业通过装置升级实现单位能耗下降15%,在成本端形成200元/吨优势,支撑价格维持8325元/吨高位。这种技术改造带来的成本优势,将长期支撑产品溢价。
化工ETF(159870)行业分布:

硫磷产业链的上涨则凸显资源属性强化。长江港口颗粒硫磺3860元/吨的价格,较年初上涨65%。成本推动下,磷酸二铵出厂价已突破3900元/吨,饲料级磷酸钙盐更是出现100元/吨的周涨幅。这种由资源约束引发的价格上涨,正在重构化肥、饲料等下游行业的成本结构。
电新材料的表现验证了新能源赛道的确定性。六氟磷酸锂13万元/吨的报价,对应年化增速达22%。电解液28400元/吨的价格,在扣除碳酸锂成本后仍保持35%的毛利率。磷酸铁锂更出现“量价齐升”态势,高压实产品需求带动磷酸铁价格上涨至12000元/吨,行业平均毛利率回升至18%。
这些细分领域的积极变化,正在通过ETF的持仓结构转化为投资价值。化工ETF(159870)前十大重仓股涵盖有机硅、聚酯、磷化工、新能源材料等核心赛道,权重分配与当前产业趋势高度契合。其1亿份的净申购量,本质上是机构投资者对化工行业价值重估的投票。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价值重估具有政策驱动特征。从“反内卷”政策到BIS认证取消,从能耗双控到新能源补贴,政策因素在化工行业定价中的权重持续提升。这种背景下,被动投资的ETF反而成为捕捉政策红利的工具——通过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实现对政策受益领域的系统性覆盖。
化工ETF(159870)的投资价值不仅在于净申购数据,更在于其背后反映的产业变革。当传统化工股因“周期股“标签被低估时,政策引导下的产业升级正在创造新的估值锚。这种由政策、技术、成本共同驱动的价值重估,或将重塑化工板块的投资逻辑。
化工关联个股:万华化学、盐湖股份、巨化股份、宝丰能源、藏格矿业、华鲁恒升、卫星化学、恒力石化、云天化、龙佰集团.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11月20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