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 159261
光伏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密集期。10月14日,光伏ETF基金(159863)盘中大涨超5%,光伏产业指数近一月上涨3.56%,今年以来涨幅达21.1%。

这场上涨背后是持续加码的“反内卷”政策:上周两部委公告再提价格治理,首次明确行业协会可调研行业成本,为企业定价提供参考。此外,四中全会将于下周召开,10月底可能成为反内卷进展的重要观察时点。产能治理方面,硅料收并购方案有望落地,能耗标准制定也将取得进展。
反内卷从指导到法治,光伏产业迎来制度性变革
2025年成为中国光伏产业告别无序竞争的关键一年。7月以来,中央多部门密集出台“反内卷”政策,通过遏制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引导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光伏“反内卷”政策已经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的治理框架。8月19日,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提出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规范产品质量和支持行业自律四大举措。
政策高度不断提升的背后是行业恶性竞争的严重性。2024年,31家A股上市光伏主产业链企业整体净亏损574.7亿元,超过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价格法在2025年7月迎来了实施27年来的首次修订,为治理“低于成本价销售”提供了法律利器。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更是强化了对“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打击力度,违规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产业链价格触底回升,盈利改善可期
政策“组合拳”已初步显效,光伏产业链价格全面企稳回升。截至9月,多晶硅价格已从低点反弹近70%,组件招标均价从6月的0.644元/W升至8月的0.724元/W。
产业链各环节价格7月以来显著上行。截至7月30日,多晶硅致密料价格回升至44元/kg,较6月初上涨22.22%;硅片价格上涨超过20%,电池片价格也上涨超过15%。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供给端的改善。工信部办公厅7月31日发布《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对41家多晶硅企业实施专项节能监察。在需求端,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2030年将达1078GW(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约15.3%)。国内市场,2024年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占比达57.4%,光伏支架在集中式电站的渗透率逐步提升。
(资料来源:腾讯新闻、同花顺投顾平台、东方财富网)
技术引领:BC电池与高效组件驱动技术迭代
在政策引导行业走向有序竞争的同时,技术革新成为龙头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隆基绿能BC电池产能快速提升,第四季度目标超10GW,明年占比将达到50%。
BC(背接触)电池凭借其高效性能,溢价能力尤为显著。在欧洲市场,BC组件溢价稳定,推动了企业毛利率的改善。这类高效技术产品受市场欢迎,反映行业正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与技术竞争。N型技术路线也在加速推进。TOPCon组件集中项目价格维持在0.61-0.68元人民币区间,相较于P型组件具有明显性能优势。技术迭代加速了落后产能的出清,为行业良性发展创造了条件。(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有超过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聚焦龙头与差异化,布局回调后机会
光伏板块股价仍在低位,主流标的距去年10月高点有30%-50%+的空间。谨慎合理盈利下的业绩对应市值空间充足,短期催化预期下,光伏投资机会值得重视。
光伏ETF基金(159863)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光伏产业的便捷工具。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覆盖阳光电源、隆基绿能、TCL中环等光伏行业龙头企业。截至2025年10月14日,该基金近一月涨幅超3.5%,超越75.50%的同类产品,表现优异。
细分领域龙头更值得关注。阳光电源作为逆变器龙头,在集中式光伏电站中具有显著优势;隆基绿能在BC电池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使其在技术迭代中占据先机。(数据来源:iFinD、公开资料整理;个股仅作示例)
前景展望:四中全会或成重要节点,全球化布局加速
四中全会的召开可能成为光伏反内卷进程的重要观察时点。产能治理方面,硅料收并购最终方案近期有望落地,能耗标准制定亦有望取得阶段性进展。限产销举措正在有效实施,产业链开工率更有望得到自上而下的目标约束;价格治理方面,成本上涨及国内需求重启有望促进产业链涨价。
光伏“反内卷”进程不可逆转,未来将扩展至光伏产业的其他环节,如一体化和辅材,可能首先从“不得低于成本报价”开始,利于各环节成本优势明显的企业。
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仍保持明显优势。2024年,中国继续保持全球光伏产业的中心地位,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应用市场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光伏板块关联个股:阳光电源、隆基绿能、TCL科技、特变电工、通威股份、TCL中环、正泰电器、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德业股份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