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的背后,消纳矛盾日益突出。原有政策对项目分类粗放、电价机制僵化,已无法适应大规模装机需求。新政策通过"430"(2025年4月30日)和"531"(2025年5月31日)两个时间节点,分别从项目管理和电价机制两个维度推动改革。
光伏新政颁哪里新?
图:“430”前后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差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政策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管理进行了细化和规范化,划分为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一般工商业和大型工商业四类,以便于不同规模和性质的项目遵循更精准的管理规则,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531"新政:电价市场化破冰
比较重要的一点是“531”新政实行了新旧项目的双轨制结算模式:存量项目保留政府定价兜底,而新增项目需参与市场竞争,省级部门将设定竞价区间,防止恶性价格战。
"430"与"531"新政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政策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导向"。尽管短期阵痛难免,但市场化机制将倒逼行业技术创新和模式升级。未来,如何通过虚拟电厂、智能微网等新型业态挖掘绿色电力价值,或将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投资者可布局光伏ETF基金(159863)等产业链相关标的关注行业发展。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行业板块相关基金: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