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降息25个基点落地,全球资本高度活跃。多家外资机构认为,中国“硬科技”产业已迎来黄金发展期。中芯国际在GX机领域的实质性进展,为半导体产业链趟出了一条国产化的道路。
今日半导体ETF(159813)盘中大幅上涨超3%,创年内新高,再度进入主升浪行情。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科创AIETF鹏华(589090)等半导体主题悉数拉升。
外资共识:中国硬科技产业进入确定性增长周期
全球知名机构对中国科技产业的乐观预期持续发酵。德意志银行最新研报指出,中国在半导体设备、材料及设计环节的国产化率三年内有望提升至50%以上,其中GX机、减配AI芯片等细分领域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优势。高盛测算显示,若中国在基础技术研发上保持当前投入强度,科技企业平均研发回报率将在未来两年提升1.8个百分点,对应市值增长空间达2.3万亿元。
汇丰环球私人银行观察到,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正加速转化为商业价值。以英某达为代表的外资巨头在华合作伙伴中,本土AI芯片企业凭借定制化解决方案已拿下政府、金融、医疗等多领域订单,其产品性能在特定场景下与进口产品形成直接竞争。路博迈基金则强调,中国在机器人、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交叉创新,正催生新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硬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将成为外资持续增配的核心标的。
ETF投资逻辑:精准捕捉产业变革中的确定性机会
半导体ETF(159813)通过跟踪半导体行业指数,实现对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核心标的的高比例配置。其持仓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投资者能够持续分享国产化技术突破带来的产能扩张红利,以及外资增配带来的估值提升机会。数据显示,该ETF近三个月净流入资金超15亿元,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至65%,显示市场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可。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9月18日)
另外,大家还可以关注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和科创AIETF鹏华(589090)。其中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前十大持仓包含设计(寒武纪)、制造(沪硅产业)、设备(中微公司)全产业链龙头,而科创AIETF鹏华(589090)则更加侧重于本轮半导体的核心AI算力。
从产业逻辑看,中芯国际国产光X机量产将直接降低其先进芯片生产成本,预计2025年单车规级芯片成本下降12%,对应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同时,外资机构对中国硬科技产业的持续增配,将推动相关企业估值体系重构,半导体ETF(159813)作为专业投资工具,能够高效捕捉这一结构性机遇。
半导体板块关联个股: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U 、北方华创、韦尔股份、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兆易创新、长电科技、紫光国微。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9月18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半导体ETF(159813)、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科创AIETF鹏华(589090)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