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全球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大会(IROS)时隔19年再度登陆中国内地。同期,美团(03690.HK)在杭州举办“机致生活Robotics for Better Life——2025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学术年会”,吸引行业关注。会上,美团副总裁、机器人研究院理事长毛一年,香港大学教授席宁,禾赛科技(02525.HK)创始人李一帆等发表主题演讲,围绕“具身智能商业化”“机器人感知规划控制”等议题展开讨论;宇树科技、星海图等企业负责人参与圆桌论坛,共同探究具身智能发展的“第一性原理”。毛一年指出,本世纪30年代,在技术革新推动下,具身智能时代或将正式开启,此次年会也成为观察美团战略布局的窗口。
美团向业界展示了技术成果与投资版图:与IDEA研究院联合研发的智能避障系统,在无人机场景下对风筝、气球等复杂目标的识别召回率提升近三成,误检率降至0.68%;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合作的仿生软体手研究已被IROS等顶级会议收录,即将进入本地生活场景验证。其中,宇树科技是美团关键投资标的——创始人王兴兴在论坛中提到,随着AI技术发展,机器人对硬件性能的依赖将逐步减弱,尽管宇树专注硬件研发,但“AI能力越强,对硬件性能依赖越低”已是行业趋势。美团通过2024年2月、9月的B+轮、C轮连续投资,目前稳坐宇树第二大股东,这种“产研联动”模式凸显“场景反哺技术”的战略思路。
美团对具身智能的布局早已系统化:截至2025年7月,通过战投和龙珠资本投资了它石智航、星海图、自变量机器人等6家公司;据《量子位》统计,2023年以来,美团创始人王兴旗下基金累计投资7家,战投和龙珠在头部8家行业公司融资中出现9次,成为行业最活跃产业资本。回溯过往,2021年美团龙珠投资16起中5笔为“硬科技”,2022年硬科技占比升至64%,2023年9笔投资中8笔为硬科技项目。
美团布局“硬科技”的动机源于业务与战略双重考量:业务层面,即时零售竞争转向效率战,2025年暑期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但骑手成本长期高企(2021年占餐饮外卖收入71%),天风证券测算显示无人配送规模化应用可节约百亿元级成本。战略层面,王兴2017年“互联网下半场”强调“上天”,2021年战略升级为“零售+科技”,明确AI和机器人为核心方向,2024年财报中直言“对AI策略是进攻不是防守”,推动投资逻辑从“业务需要什么机器人”转向“基础设施以什么为载体”,具身智能被视为连接数字与物理世界的新一代基础设施。
美团布局呈现清晰层次:技术底层投资月之暗面、智谱AI等大模型公司;硬件载体通过宇树、银河通用布局人形机器人;场景落地围绕本地生活需求创新——如2025年3月与银河通用合作的智慧药房解决方案,已在北京推出24小时机器人值守无人药店,预计年底扩展至100家。研究院自2022年成立以来,推进无人机避障等前沿研究,举办低空经济挑战赛吸引全球120支高校队伍(含清华、港科大等),构建“产-学-研-用”闭环,与王兴“连接者角色”理念呼应。
尽管布局深入,美团仍面临商业化挑战:截至2024年底,无人机配送开通53条航线,自动配送车完成近500万单,但末端100米配送仍依赖人工或外卖柜。王兴兴指出,具身智能并非简单“塞模型进机器人”,软硬件协同是行业核心门槛。美团大模型团队近期动作频繁,9月1日发布5600亿参数模型LongCat-Flash-Chat,22日开源高效推理模型LongCat-Flash-Thinking;10月20日推出VitaBench,以点外卖、餐厅就餐、旅游出行三大场景为载体,构建含66个工具的交互式评测环境,旨在提升AI在真实场景中的适应能力。#科技热点摊开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