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纬新材(688585.SH)公告显示,公司已收到股东SWANCOR萨摩亚、STRATEGIC萨摩亚及金风投控的通知,其协议转让公司股份的过户登记手续已正式完成。经过两个多月的股权交割,这家以树脂业务为主的新材料企业,实际控制人将正式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
除智元机器人以21亿元收购上纬新材外,2025年第三季度机器人赛道还出现两起并购:九鼎投资(600053.SH)以2.13亿元收购年营收仅209万元的机器人零部件公司,溢价达29倍;猎豹移动(CMCM.N)则斥资近1亿元控股机械臂供应商深圳众为创造科技。记者采访多位LP、FA及产业方了解到,企业或借并购押注产业升级,或通过资本操作提前卡位新兴科技。
三起金额悬殊的交易引发行业思考:机器人是否已站在并购潮门口?在商业化未跑通的当下,行业并购是资本豪赌还是产业升级必然?
**资本运作:新质生产力的“入场券”**
“智元的资本底气源于充裕现金流。”易凯资本董事总经理郑勇评价,年初智元以150亿元估值跻身国内机器人企业第一梯队,7月通过“协议转让+主动要约”收购上纬新材,一个月后其创始人邓泰华透露,即便无营收,现金流也足以支撑三年运营。上纬新材在交易宣布后收获十一连板,两周涨幅达十倍。
智元的野心不止于此。其今年已投资15个早期项目,涉及机器人本体、零部件及部署企业,如参与数字华夏天使轮融资,开放供应商体系降低采购成本,并共享客户资源探索仿生机器人方向。这一操作被溢倡资本董事长曹志欣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参照”,他透露长三角多家制造业企业正研究智元模式。
**并购逻辑:产业补强与未来押注**
猎豹移动收购众为创造科技(60.8%股权),瞄准其机械臂技术与海外市场。“机器人或许不需要两条腿,但必须有灵活的双手。”傅盛称,公司咖啡机器人此前已使用众为创造科技的机械臂,此次收购旨在补强产业链。数据显示,猎豹移动二季度AI及其他业务营收同比增86.4%至1.37亿元,占总营收46.5%,成增长主力。
九鼎投资则对神源生(年营收208.8万元、净亏损573.49万元)出手,更侧重未来布局。“企业价值不应仅以当前营收、利润衡量,更需关注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潜力。”郑勇解释,关节、传感器等上游零部件虽当前市场有限,但技术壁垒高,在下游需求爆发前,这类标的具备战略价值。特斯拉Optimus Gen 2即配备4个六维力传感器与28个一维力传感器,九鼎的选择被视为“提前卡位”。
**行业现状:商业化未跑通,并购非捷径**
“当前机器人商业化模式尚未成熟,大规模行业并购‘时机尚不成熟’。”郑勇指出,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仍在摸索,马斯克近期否认Optimus Gen3+获万级订单,Figure AI的家庭场景指令执行错误率达15%,宇树科技2024年产品仍集中于研究、教育领域。
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权投资董事长王文怀强调,并购需关注“场景”与“生态”,“市场不缺资本,缺的是长期资金”,国有LP应以市场化视角参与,形成开放创新生态。他提醒,并购的核心是整合优化落后产能、提升效率,需在资本化与产业协同间找到平衡。
郑勇判断,未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兑现后,上游零部件将率先整合,传感器、关节等方案收敛推动市场集中;下游软硬一体与算法公司因技术路线未定,格局仍待观察。他直言:“并购非‘弯道超车’捷径,需时间验证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
#创业板指创阶段新高 致敬“924行情”##半导体设备股狂飙 推动因素是什么?##“924行情”一周年 你赚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