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场呈现显著回暖迹象,科技板块作为领涨先锋,带动$港股科技ETF(SZ159751)$持续走强。
一、技术走势:市场情绪与资金博弈的再平衡
昨日,港股科技板块上演“V型反转”:港股通科技指数早盘小幅高开后大幅回落,但随着南向资金持续涌入,午后强势翻红,最终收涨2.31%。这一技术形态背后,暗含三重市场逻辑:
流动性修复:当日港股科技ETF(159751)成交额突破3.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040.60万元,居全市场可比基金首位,显示大资金对科技底部的认可;
政策预期催化:美联储6月降息概率升至78%,叠加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落地,芯片行业龙头公司等获政策补贴,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技术面支撑:港股通科技指数在经历近一月最大回撤-27.12%后,当前动态市盈率25.45倍,较纳斯达克科技指数折价30%,估值性价比凸显。
今日,高开上涨则延续了这一逻辑:早盘南向资金再度净买入超80亿港元,港股科技ETF(159751)重仓股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分别上涨5%和4%,推动港股科技ETF(159751)内涨幅一度突破3%。
二、南向资金:加速流入,科技和消费成核心
1、净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6258.22亿港元,接近2024年全年8078.69亿港元的八成。4月累计净流入1871.69亿港元,连续22个月保持净流入。
单日流入创新高:4月22日净流入213.6亿港元,为年内第四次日流入超200亿港元,显示资金抢筹意愿强烈。
数据来源:Ifind
2、行业流向聚焦科技与消费
近一周:南向资金净买入前五行业为非必需性消费(324亿港元)、医疗保健(216亿港元)、金融(189亿港元)、能源(157亿港元)、原材料(132亿港元)。
近一个月:科技板块加速吸金,资讯科技行业净买入超400亿港元,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位列个股净买入前三,分别获资金38.6亿、32.1亿、25.7亿港元加仓。
这一趋势的驱动因素清晰:
估值洼地效应:港股科技板块PE(23倍)较A股同类资产(35倍)折价34%,且分红率提升至2.8%,兼具成长与防御属性;
政策红利释放: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计算与AI基础设施,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上行;
全球配置再平衡:在美股科技股估值高企的背景下,外资通过港股通加仓中国科技资产,4月9日单日净买入355.86亿港元创历史纪录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坚定看好港股,给出了三个理由:第一,产业上,港股市场中业绩与关税敏感性较高的出口链及中游制造企业市值占比较低;第二,港股科技企业盈利表现或持续支持港股修复行情演绎;第三,外部扰动下,港股市场或对内需政策存在较大预期。
总的来看,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充足,叠加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港股作为全球流动性敏感市场,科技板块或率先受益于流动性改善。投资者可以借道港股科技ETF(159751)来投资港股科技主题来寻求收益。
港股科技关联个股: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比亚迪股份、腾讯控股、美团-W、中芯国际、百济神州、快手-W、小鹏汽车-W、理想汽车-W。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