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4 11:52:42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高盛重估中国资产,为何港股率先吹响估值修复“冲锋号”?

4月24日,大盘继续在3300附近做盘整,防御避险领涨,科技板块调整,不少坚定科技主线的朋友都在低吸。

消息面上,高盛最新报告指出,若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中国股市估值可能迎来高达35%的向上重估空间。但从最近的市场表现来看,A+H市场的修复弹性差异较为显著。

从历史走势来看,2024年9月份(924行情)及2025年一季度(降息预期发酵),港股科技指数分别上涨30%和26%,同期沪深300涨幅仅为21%和-1%。其中,2024年9月港股科技在政策预期升温时率先突破压力位,突破年线后沪深300滞后2周才启动,显示港股科技板块的上涨速度和幅度均将领先于A股。

港股科技股外资占比高、流动性敏感性强,受全球科技周期驱动更直接。如果后续按照高盛的重估,中国股市估值迎来35%的向上重估空间,那么港股或许有望率先演绎更高行情

此外,得益于全球各机构对中国生成式AI技术进展的乐观情绪,尤其是DeepSeek以及阿里巴巴等港股创新企业展现出不输于美国科技巨头们的强大竞争力,以及2025年“两会”明确支持科技自主创新,AI、半导体、新能源车等被列为战略方向,港股科技龙头将直接受益于产业政策落地。

港股科技指数持仓的腾讯(AI+云计算)、中芯国际(AI芯片)、阿里巴巴等企业,直接受益于AI产业链爆发。iFinD数据显示,当前港股科技的动态PE仅22倍,远远不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35倍),处于绝对低估。

——香港自由港地位在关税博弈中本身就具有天然优势,长期资金托底效应强化。如果后续关税下调落地,根据高盛模型,港股科技的估值修复弹性或许可达40%以上。

ETF方面,场内热门T+0品种$港股科技50ETF(SZ159750)$跟踪港股科技指数,覆盖港股50家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公司,是场内同时布局“中国科技十雄”的稀缺标的。

2025年一季度,受益于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超4300亿元,ETF规模不断突破。数据显示,截至最新,港股科技50ETF(159750)年内份额增幅已经超过300%。此外,ETF现在已经纳入融资融券标的,感兴趣的朋友也许可以通过港股科技50ETF(159750)优先布局中国股市上升红利。#创新药强势!多股涨停##港股腾讯首次成为公募基金第一重仓股##人形机器人板块大涨,产业前景被认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