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新动向正在悄然酝酿。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揭示,自2024年四季度起,A股上市公司掀起赴港二次上市的热潮,这股浪潮在2025年呈现加速态势。数据显示,仅2025年4月单月披露港股上市计划的企业数量及总市值,已超过同年第一季度总和,预示着2025年下半年或将迎来真正的发行高峰。这一现象背后,既蕴含着企业国际化布局的战略考量,更折价值重估的阶段性机遇。
在这轮上市潮中,企业价值发现的过程呈现出独特的市场节奏。从披露上市计划到正式IPO前,上市公司往往因信息披露收紧而进入静默期,股价表现相对平淡。但随着港股上市进程推进,企业通过业绩说明会、路演等渠道释放积极信号,市场预期与股价表现将形成共振效应。值得关注的是,当前H股较A股的显著折价,不仅为优质资产提供了更高的股息回报安全垫,更为后续估值收敛创造了双重收益空间。据测算,这批拟两地上市的行业龙头在港股市场具有稀缺性特征,其中消费、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标的尤为突出。
市场流动性改善为这轮上市潮提供了肥沃土壤。自2023年9月以来,港股市场估值修复与资金流入形成正向循环,恒生指数市净率已回升至历史中枢水平。叠加A股公司在港发行流通股比例普遍较低,以及未来纳入港股通的预期溢价,优质资产在发行阶段容易形成供需错配。这种独特的市场环境,使得港股打新与二级市场配置都具有特殊价值,尤其是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而言,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正打开价值重估的窗口。
政策东风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近期《大力提振消费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文件的出台,勾勒出清晰的消费升级路线图。从商品消费提质扩容到服务消费创新供给,从培育智慧零售到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这些政策导向与港股消费板块形成深度契合。华泰证券研报指出,在内需政策预期升温的背景下,港股消费板块相对收益优势凸显,特别是具有品牌壁垒和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更易获得资金青睐。
在此背景下,借道指数工具把握港股消费机遇成为理性选择。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汇聚50只流动性优、市值规模大的消费类港股,既涵盖传统消费龙头,又囊括新兴消费势力,充分反映港股消费板块的整体表现。作为紧密跟踪该指数的投资工具,$港股消费ETF(SZ159735)$ 近期表现亮眼,近1周、1月、1年涨幅分别达7.30%、12.92%、39.13%,展现出不俗的配置价值。随着A+H上市浪潮与消费升级形成共振,这类工具型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参与港股消费投资的新路径。#华为、腾讯等巨头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