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两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科技主题为调整主要方向。相较于科创板,创业板50指数今天较为抗跌。$创50ETF(SZ159681)$盘中跌近2%后大幅回升,明显有资金逆势入场。
创业板50指数技术面呈现典型多头特征:K线持续运行于5日均线上方,当前点位较年内低点反弹超60%,但短期RSI指标仍低于70,未见超买信号。从资金流向看,北向资金9月以来净买入创业板50成分股超50亿元,其中宁德时代、中际旭创获外资加仓幅度居前。风险控制层面,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分散,单只股票占比不超过24%,有效规避个股风险。
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的刚性契合
近期政策组合拳持续释放红利:消费贷贴息、服务业贷款贴息激活内需,创新药审批加速、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直接惠及指数成分企业。例如,国产医疗器械在集采政策下实现进口替代,迈瑞医疗通过技术迭代维持市场份额;光伏、锂电板块受益于全球碳中和共识,宁德时代通过CTP3.0技术迭代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250Wh/kg,维持行业领先地位。政策对创新药的倾斜更为显著,2025年8月国家药监局批准12款创新药上市,其中8款为国产,恒瑞医药泽美妥司他片、康方生物依沃西等产品在WCLC会议展示的长期随访数据,印证了国产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9月23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行业景气度与业绩支撑的硬核验证
新能源板块呈现“量价齐升”特征:宁德时代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增长32.85%,ROE保持16%以上;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45%,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60%。光伏行业供需改善显著,隆基绿能通过硅棒切割技术优化,使单晶硅片成本下降8%,产业链价格企稳。科技板块爆发力惊人: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69.4%,800G光模块出货量占比提升至65%,毛利率达39.33%;新易盛凭借硅光模块技术突破,Q2净利润同比增78.8%。医药生物板块则呈现“政策-业绩”双驱动:迈瑞医疗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增18%,国产医疗设备更新政策推动其监护仪、超声设备在三甲医院渗透率提升;天坛生物血液制品业务收入同比增12%,静丙批签发量增长22%。
投资价值与市场定位的独特性
相较于科创50指数,创业板50指数更聚焦“新经济”的终端应用场景,新能源、医药生物占比更高,与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等长期趋势深度绑定。创50ETF(159681)作为跟踪该指数的场内工具,具备高流动性、低费率优势,2025年日均成交额超2亿元,管理费率仅0.15%。从估值角度看,创业板50指数PE(TTM)为44.59倍,处于近10年历史分位点43%,但考虑到成分股净利润增速中枢达25%,估值消化能力显著。
在政策与产业共振、业绩与估值匹配、技术面强势的三重逻辑下,创50ETF(159681)成为投资者布局“新质生产力”的硬核选择。其成分股不仅是国家战略的受益者,更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参与者——从宁德时代的全球动力电池霸主地位,到中际旭创在AI算力产业链的核心节点,再到迈瑞医疗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进口替代,每一环节都蕴含着确定性增长机遇。对于追求“政策-产业-业绩”三重验证的投资者而言,创50ETF(159681)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配置窗口。
创业板50关联个股:宁德时代、东方财富、中际旭创、新易盛、迈瑞医疗、汇川技术、胜宏科技、阳光电源、同花顺、爱尔眼科。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9月23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