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铀价触底反弹,近20只核电股集体涨停,社保基金百亿资金入场,核电的黄金投资周期正在开启。
今年以来,全球核电产业迎来强劲复苏。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中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A股核电板块集体狂飙,尚纬股份、中核科技等近20股涨停,港股中核国际单日暴涨近130%。
01 全球核电复兴,三大驱动因素凸显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核电产业正迎来一波强劲复苏。这轮复苏并非偶然,而是由三大核心因素共同驱动。
电力需求爆发式增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电力消耗呈现指数级增长。大型AI模型的训练和运行需要巨大的算力支持,背后意味着惊人的电力需求。
国际能源署指出,未来5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实现翻倍,到2030年其用电量可能相当于日本用电水平。
气候变化压力日益紧迫。世界气象组织预计,未来5年地球将进入“致命高温”频发期,2025年打破高温纪录的可能性高达80%。作为零碳排放的稳定电源,核电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价值被重新评估。3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三倍核能宣言》提出,预计到2050年全球核能将突破11亿千瓦。
能源安全成为核心关切。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让各国重新审视能源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纷纷调整能源战略,延长现有核电站寿命并计划新建机组。
02 中国核电崛起,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双轮驱动
中国核电产业在这轮全球复兴中表现尤为抢眼,已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领头羊。
装机规模全球领先。截至2024年底,中国商运核电机组达57台,总装机容量5976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在建核电机组28台,总装机容量3370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持全球第一。
技术突破成果显著。中国已形成“华龙一号”、“国和一号”自主品牌,建成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示范工程。“玲龙一号”小堆预计2026年投产,钍基熔盐实验堆实现满功率运行,聚变装置研发持续突破。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2025年4月,国务院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5个核电项目,共计10台新机组。国家能源局印发《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核电建设市场秩序,为核电快速发展奠定制度基础。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测,到2040年中国核电装机需达到2亿千瓦,发电量占比约10%。
03 核电板块表现强劲,资金涌入明显
随着核电产业景气度提升,资本市场核电板块表现引人瞩目。
市场表现亮眼。从2025年1月2日到10月10日,核电概念板块区间涨跌幅达47.59%,区间振幅为55.96%。2025年5月26日,A股核电板块掀起涨停潮,近20只个股涨停。
龙头个股涨幅显著。国光电气作为板块龙头之一,截至5月26日收盘,年初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139.02%。海陆重工作为核电能源龙头股之一,年内股价涨幅已超过78%。
资金涌入明显。2025年7月,中国核电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社保基金会拟认购金额高达120亿元。这一国家资本的重磅入场,充分反映了对核电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04 核电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投资核电个股风险较高,而指数基金提供了分散布局核电产业的理想工具。以下是核电含量较高的指数基金推荐:
绿色电力ETF(159625)
该基金跟踪国证绿色电力指数,覆盖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企业。截至2025年4月30日,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长江电力、中国核电、三峡能源等核电产业链龙头企业。估值优势明显。
该指数最新市盈率仅18.88倍,处于近3年17.58%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3年82.42%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近3月规模增长7650.56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绿电ETF(562550)
该基金跟踪中证绿色电力指数,不仅包括以水电、风电及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企业,同时也纳入了火电、核电等能源转型样本。持仓中国企含量高达92%,在当前国企改革背景下具有额外配置价值。
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
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主要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业务涉及绿色能源、化石能源、能源输配等现代能源产业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最新市净率PB为1.4倍,低于指数近1年98.08%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该基金自成立以来,最长连涨月数为7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3.43%,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84.32%。
#Figure 03人形机器人发布 量产在即##核电板块爆发!科技巨头抢购核能##创业板指创阶段新高 致敬“924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