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的A股市场可谓是“风生水起”,Wind数据显示,上证指数时隔十年再次重返3800点,截至8月22日,当日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2.5万亿元,连续8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创下历史记录。不少基民朋友纷纷感叹这波行情来得猝不及防,沉寂已久的交流群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终于回本了!”——这是许多投资者在经历市场波动后最期待的时刻。当账户上的数字终于由绿转红,如释重负的感觉的确令人欣慰。然而,这个时刻也往往伴随着一个新的困惑:究竟是应该赶紧赎回锁定这来之不易的回本,还是继续持有等待更多收益?
一、为什么我们会有“回本就赎”的冲动?
损失厌恶心理是这种行为的主要驱动力。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人们对损失的痛苦感受远远大于同等收益带来的快乐。当基金亏损时,这种痛苦会持续萦绕在投资者心头,而一旦回本,许多人会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这种可能再次陷入亏损的焦虑感。
另一方面,机会成本的考量也会影响决策。经历了漫长的回本等待期,投资者可能会担心如果继续持有,可能再次面临亏损,而同时资金却被占用,错过了其他投资机会。
理解这些心理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做出投资决策,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
二、赎回前先问自己这几个关键问题
1. 你的投资目标和时间规划变了吗?
投资不是一场漫无目的的旅行,而是一场有着明确目标的航行。回想一下你最初购买这只基金时的目标:是为了子女教育、养老规划,还是购房首付?这个目标实现的时间点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你的投资目标和时间规划没有变化,那么单纯因为回本就赎回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例如,如果你原本计划为20年后的退休生活投资,那么短期的市场波动和回本不应该影响你的长期策略。
2. 这只基金的基本面变坏了吗?
基金回本可能是因为市场整体回暖,“一荣俱荣”,也可能是基金本身的基本面发生了变化。你需要评估:基金经理是否更换?投资策略是否发生变化?基金的投资方向是否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基金的业绩在同类产品中的排名是否大幅下滑?
如果基金的基本面没有变坏,甚至有所改善,那么赎回的理由就不那么充分了。
3. 市场处于什么位置?
评估当前市场处于周期中的什么位置也很重要。虽然我们不主张预测市场,但了解市场估值水平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如果市场整体处于历史估值低位,即使基金刚刚回本,也可能意味着未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相反,如果市场已经处于历史高位,那么适当减少投资可能是谨慎的选择。
4. 你有更好的投资选择吗?
在考虑赎回之前,问问自己:赎回后的资金有什么更好的去处吗?如果只是将资金从一只表现良好的基金转移到另一只类似的产品,不仅可能增加交易成本,还可能因为时机选择不当而错失收益。
三、几种情况下的不同选择策略
情况一:急需资金使用
如果你确实需要资金用于紧急情况或其他重要用途,那么赎回是合理的选择。投资的目的本来就是为生活服务,当生活确实需要这笔资金时,赎回无可厚非。
情况二:有更好的投资机会
如果你发现了明显优于当前投资的机会,且经过理性分析认为这种优势可以持续,那么可以考虑赎回并转换投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判断应该基于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而不是一时冲动。
情况三:风险承受能力发生变化
如果你的财务状况或心理承受能力发生了变化,导致当前投资的风险水平不再适合你,那么调整投资组合是必要的。举个例子,如果你即将退休,那么可能就需要减少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例,增加更多较低风险的稳健型产品,以提升投资组合整体对抗风险的能力。
情况四:基金基本面恶化
如果基金的基本面确实变坏,如基金经理频繁更换、投资策略偏离既定方向、长期业绩大幅落后于同类产品和业绩比较基准,那么及时赎回是明智的选择。
四、除了全部赎回,你还有这些选择
很多人只考虑“全部赎回”或“继续持有”两种极端选择,实际上还有很多中间选项:
部分赎回:你可以赎回部分份额,锁定部分收益,同时保留部分仓位参与未来可能的上涨。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种“骑墙策略”有望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减少决策压力。
分批赎回:如果你担心错失后市机会,可以制定分批赎回计划,如每周或每月赎回一定比例,从而分散决策风险。
转换投资:许多基金公司提供基金转换服务,你可以将当前基金转换为同一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通常费率可能更为优惠哦。
调整投资组合:有时候问题不在某一只基金,而是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平衡被打破。此时可以考虑通过调整不同资产类别的比例来优化组合,而不是简单地赎回某一只基金。
五、如何避免再次陷入“回本困境”?
1. 建立长期投资理念
市场波动是常态,短期账面浮亏并不罕见。建立长期投资理念,避免过度关注短期市场波动,可以减少投资焦虑,避免在市场低点因恐慌而卖出。
2. 定期定额投资
采用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可以在市场低点时买入更多份额,市场高点时买入较少份额,从而降低平均成本。这种策略虽然不能保证绝对收益,但可以有效避免“追涨杀跌”的行为偏差。
3. 资产配置多元化
通过在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黄金等)之间进行配置,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性。即使某类资产表现不佳,其他资产的收益也可能起到对冲作用。
4. 定期评估而非随时关注
过于频繁地查看账户收益会增加心理压力,可能导致非理性决策。相反,定期(如每季度或每半年)评估投资组合的表现和是否符合投资目标,是更为理性的做法。
基金回本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刻,但它不应该是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投资是一场长途旅行,而不是多次短跑。回本只是这条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不是终点站。在做出赎回决策前,不妨全面考虑自己的投资目标、资金需求、市场状况和产品基本面。要知道,最好的投资决策往往是基于理解自己的需求和市场规律所做出的最符合个人情况和目标的决策,而不是被市场情绪所左右的决策。祝愿每位基民小伙伴都能够投资顺利!大展宏图!

风险提示: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基金未来表现。文中观点及判断仅代表当时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后续可能发生调整和变化。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特殊类型产品风险揭示
1.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产品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请您仔细阅读专门风险揭示书,确认了解产品特征。
2.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货币市场基金,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3.如果您购买的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
4.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以定期开放方式运作或者基金合同约定了基金份额最短持有期限,在封闭期或者最短持有期限内,您将面临因不能赎回或卖出基金份额而出现的流动性约束。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六、本基金由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yhfund.com.cn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