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政策断然落下,将引发全球医药资源的重新配置,在创新药领域,将迎来支付端改善与国产化双击!数据统计显示,国产BTK 抑制剂占据国内3/4市场份额、国产PD-1/PD-L1 单抗占据国内超过70%市场份额。今后国产创新药将在更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24年中国从MG进口西药63.33亿美元。跨国药企在国内城市公立医院销售的TOP20 产品中,有6 个产品生产厂商所在地均位于MG境内,主要为人血白蛋白、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达格列净片,其在2024H1 合计销售额超过105亿元,占TOP20品种销售额的38%。国内城市公立医院市场TOP20跨国药企有8家为MG公司,2024H1在城市公立医院合计销售额达337亿元,在TOP20销售额中占比超过41%。据Insight 数据库,目前在国外生产并进口到中国的药品有140个,其中包括很多明星药,例如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片、强生的伊布替尼胶囊、礼来的替尔泊肽注射液。随着外贸政策锁紧,这要是能全部替代,画面太美,创新药领域迎来起飞契机!
机构对此早已嗅到先机。多家国内投资机构近期明确表示,当前正是布局创新药的战略时机:其一,板块经历长期调整后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显著;其二,2025年重要部门推动的创新药支付改革将释放政策红利;其三,龙头企业海内外收入或迎爆发式增长,例如某头部药企海外授权交易金额已突破百亿美元。
如何精准捕捉这一浪潮?$港股创新药ETF(SZ159567)$ 或许是答案。该ETF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分股中创新药企业权重占比高达90%,居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之首,堪称“创新药纯度最高”的工具。其投资标的覆盖AI药物研发、出海领军企业、商业保险合作深化等核心赛道,完美契合行业三大增长引擎。
资金动向印证了市场的信心。该ETF已连续12个交易日(3月28日—4月15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近6亿元,近20个交易日净流入率超108%。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份额与规模屡创新高——4月14日单日净流入超2142万元,总份额突破9.4亿份,规模站上11亿元,年内份额变动率更飙升至140%。若拉长时间轴,近11天资金净流入达5.64亿元,持续刷新历史纪录。
低估值、高弹性、政策催化、资金加持、全面替代……多重利好交织下,$港股创新药ETF(SZ159567)$ 正成为投资者“一键打包”创新药红利的利器。#英伟达盘后暴跌!H20产品计提55亿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