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生物医药领域正经历AI技术带来多方面变化。DeepSeek、AlphaFold等模型实现蛋白质结构预测准确率超90%,国内团队已成功攻克5个GPCR药物靶点结构解析难题。药明康德与英矽智能联合开发的Chemistry42平台,通过强化学习算法将先导化合物优化周期压缩78%至4个月,单项目节省研发成本超3000万元。头部CXO企业加速构建AI技术壁垒,在靶点发现、工艺优化等关键环节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具体分析来看,银华国证$港股创新药ETF(SZ159567)$ 截止午盘,整体呈现低开低走的趋势。量能方面,最近的成交量有所增加,表明多空博弈较为激烈,筹码结构在频繁博弈之中有望进一步稳固,下行风险进一步释放。
国泰君安研报强调,AI技术正在重塑医药研发产业链价值分配,生成式AI使分子结构设计效率提升5-8倍,推动行业从人力密集型向智能创新驱动转型。该券商指出,随着技术渗透率提升及政策不确定性减弱,具备全球化布局和技术沉淀的我国医药外包企业,有望持续获得估值修复机会,迎来智能化升级的关键窗口期。
除此之外,政策方面也是迎来利好。近期有关部门发布了重要文件,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加快省级试点方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研究完善医药领域开放政策,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优化药品带量采购,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产品采购可预期性。
从投资维度来看,港股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机构投资者比例高,客户群体投资经验更加丰富,其市场表现更能有效反映医药板块在国际市场中的投资价值。港股医药资产中创新药企龙头具备相对优势,如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这些企业在创新药研发和生产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有望受益于全球创新药市场的增长。具备分红吸引力及估值性价比的传统制药企业与特色医疗服务、消费医疗也是港股医药资产中具备相对优势的方向。想要布局这一板块的朋友们,银华国证$港股创新药ETF(SZ159567)$ 还是值得关注的。#财政部5000亿注资四大行!市场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