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创新药板块呈现显著反弹态势,$港股创新药ETF鹏华(SZ159286)$凭借国内首只100%聚焦创新药领域的ETF产品,连续反弹,两个交易日涨超8%。

从行情驱动要素看,上周五创新药板块的暴涨并非偶然。随着三季报披露收官,市场从业绩验证转向未来成长预期;科技股资金分流效应下,处于估值底部的创新药资产获得增量资金青睐;而辉瑞与武田针对PD-1双抗启动三期临床的消息,则印证了出海管线临床推进的确定性。这种由产业事件驱动的估值修复,本质上是对创新药企业研发管线和商业化能力的重新定价。
当前创新药板块的反弹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经历8月以来的高位回调后,部分优质标的较峰值跌幅达30%-40%,但产业趋势并未逆转。中国创新药企业凭借工程师红利、临床审批效率优势,在FIC药物研发数量上已居全球第二,管线质量持续获得国际认可。ESMO、ACR等学术会议披露的全球竞争力数据,进一步夯实了板块基本面。这种"调整充分+数据催化"的双重支撑,使得本轮反弹具备持续性强、空间可观的特点。
中长期视角下,创新药行情将呈现重于的特征。BD落地、持续数据催化、全球销售放量构成三重驱动引擎。具体到标的筛选,需聚焦三大核心维度:一是临床数据具备全球突破性,如PD-1双抗在关键临床中展现的优效性;二是商业化能力卓越,包括国内医保准入与商保支付渠道的打通;三是出海潜力明确,需考察企业海外临床布局的完整性和BD交易的历史兑现度。
值得关注的是,本轮医保谈判首次设立商保创新药目录,为高值创新药开辟了支付端“活水”。商保目录聚焦临床价值突出但超出基本医保“保基本”定位的药品,此次共有121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其中79个同步申报了基本目录与商保目录。这种支付体系的创新,将直接推动创新药国内商业化的确定性提升。
在投资工具选择上,鹏华创新药ETF(159286)通过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实现了对港股创新药板块的精准覆盖。该ETF不仅包含已实现出海突破的龙头企业,也囊括了具备BD潜力、临床数据优异的中生代企业。指数化投资的优势在于分散化配置降低个股风险,同时动态跟踪产业趋势,确保持仓始终聚焦于最具成长潜力的创新药标的。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11月3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当前市场环境下,创新药板块的反弹行情既包含估值修复的机会,更蕴含个股兑现的收益。鹏华创新药ETF(159286)通过系统化布局港股创新药赛道,为投资者提供了分享中国创新药产业全球化红利的便捷通道。随着BD持续落地、临床数据不断催化、全球销售逐步放量,该ETF有望成为中长期配置创新药资产的核心工具。对于寻求产业变革中确定性价值的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配置方向。
医药关联个股: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石药集团、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金斯瑞生物科技、亚盛医药-B制药。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