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季度,具身智能领域资本动作频现,宇树科技于11月10日完成IPO辅导验收,标志着其成为A股“具身智能第一股”的进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作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商,宇树科技已完成超11轮融资,投资方涵盖美团、阿里、腾讯、中国移动等产业巨头,以及红杉、高瓴等顶级财务投资机构。其人形机器人G1售价已控制在10万元以内,凭借高性能电机、减速器、控制器全栈自研能力实现90%核心部件国产化,2024年营收突破10亿元并连续多年盈利,商业模式有效性经市场验证。

广东正以政策组合拳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11月20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明确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机器人+”行动,加速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终端产品开发。在珠海横琴,粤港澳三地共建的“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已投入运营,设备采购金额达1.26亿元;深圳则通过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联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形成“基金+产业”的良性循环。
宇树科技生态链的爆发力已显现。其机器狗产品被中山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采购用于科研教学,浙江消防部门正测试其四足机器人在森林火灾预警与灭火场景中的应用。在大湾区,广州能源企业采购宇树大负载四足机器人开展变电站巡检技术开发,深圳具身智能产业集群通过软硬件协同创新形成技术壁垒。更值得关注的是,宇树科技与均胜电子、龙旗科技等上市公司达成亿元级订单,其工业制造场景渗透率持续提升。
从产业资本动向看,具身智能赛道正呈现虹吸效应。2025年1—10月,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金额达121.42亿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120%。乐聚机器人完成15亿元Pre-IPO轮融资,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要约收购”获得上纬新材控制权,极智嘉经调整EBITDA转正,越疆科技与蓝思科技达成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采购协议。这些订单不仅验证了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更凸显出资本市场对硬科技赛道的长期信心。

机器人ETF鹏华(159278)精准捕捉这一历史性机遇。该ETF聚焦具身智能产业链核心资产,宇树科技作为权重股之一,其IPO进程将直接带动ETF估值提升。同时,广东“人工智能+”“机器人+”行动催生的终端场景创新,如低空经济中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智能汽车领域的自动驾驶系统、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集群,均为ETF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支撑。
从技术演进路径看,具身智能正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场景限制。宇树科技通过开源机器人中间件AimRT、百万真机数据集,推动行业生态共建;其“灵渠OS”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已实现跨场景任务调度。这种技术开放策略与广东“开源创新生态”政策形成共振,加速从专用机器人向通用人工智能体的跃迁。
资本市场层面,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的首选上市地。宇树科技选择中信证券作为辅导机构,正是看中其科创板IPO经验。而广东省政府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提供贷款贴息、建设安全认证平台等举措,为机器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这种政策与资本的双重赋能,使机器人ETF鹏华(159278)成为投资者分享产业红利的优选工具。
具身智能已从技术探索期进入商业爆发期。宇树科技的IPO进程、广东的政策创新、产业链的协同进化,共同构成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三大支柱。机器人ETF鹏华(159278)作为锚定这一变革的核心金融工具,其价值增长逻辑清晰且可持续。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不仅是配置硬科技赛道的优质标的,更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抓手。
机器人产业关联个股:双环传动、机器人、石头科技、绿的谐波、科沃斯、拓斯达、埃斯顿、鸣志电器、三丰智能、汇川技术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11月21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机器人ETF鹏华(SZ159278)$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