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机器人前瞻
机器人前瞻10月16日报道,今天,智元机器人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精灵G2。
G2搭载全球首款十字腕力控臂,7自由度配合扭矩传感器实现细腻力控,手臂像弹簧一样有弹性,支持双电池热插拔+自主回充保障24小时连续作业,还能实现多人实时智能交互,适配工业生产、物流分拣、商业导览等多个场景。
01. 手臂柔软灵活,支持24小时作业和多人实时智能交互
2023年11月,智元发布了精灵G1,其开源数据集已成为当前业界应用最广的人形机器人真机数据源。此次发布的精灵G2继承了G1的生态优势,在各项功能和参数上均进行了升级。
G2搭载高性能的关节执行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高性能AI计算平台,可以实现全场景全向避障,高精度力控作业。其腰部3自由度设计,可实现近似人类的弯腰、转腰和侧向摆动身体能力。
G2配置全球首款十字腕力控臂,手臂各有7自由度,全臂搭载高精度关节扭矩传感器,通过关节阻抗控制,能细腻感知外力并做出柔顺反应。从不同的方向推G2的手臂,它都像弹簧一样,能够柔顺快速地回到原来位置。另外,用一枚生鸡蛋就能推动它的机械臂,力控精度高。
续航方面,精灵G2可自主回到充电站补能,还拥有双电池热插拔换电能力,满足24小时工厂产线节拍。
G2进行了交互智能上的全新升级,支持多人实时智能交互,基于知识库个性化定制讲解内容,能根据观众提出的不同问题智能作答,还可根据语境切换不同的讲解员人设和音色。
基于智元全栈自研的通用基座大模型GO-1和世界模型GE-1,G2处理复杂和长程任务的能力得到提升。GO-1采用“三层大脑”:VLM感知→Latent Planner规划→Action Expert执行,实现“听懂一句话、完成一整个任务”。GE-1具备未来时空预测能力,可在视觉空间中“预演”动作,应对长周期复杂任务。
G2能够实时响应与决策,延迟低于10ms,发布会现场还展示了精灵G2的超低延迟遥操作功能。在视距内操作和超视距遥操作两种情境下,操作人员分别演示了乒乓颠球和射箭技能。远在北京的操作人员通过超视距遥操,控制上海发布会现场的精灵G2射中飘动的气球。
02. 耐高温高寒,可落地物流、分拣、导览等商业场景
精灵G2在各种极端环境中都能保持稳定运行,比如-15℃至50℃高低温、静电防护与紧急刹停等严苛场景,其关节、底盘等核心模块都能正常运转。
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里,精灵G2可被应用于汽车安全带锁芯的生产流程,与人工配合,完成安全带锁芯压紧、物料搬运等操作。
在精密操作场景中,精灵G2使用高精度力控臂,基于真机强化学习算法,仅耗时一小时即可学会内存条插接这类精密且柔性的操作任务。
在物流分拣环节中,精灵G2已被用于包裹供包上料环节,能够有效抓取各种尺寸、形状和材质的包裹。值得一提的是,G2在作业时还能进行多机协作,当前波次的上料任务完成前,另一台精灵G2通过自主导航,将后续物料运送至缓存区。
G2可以应用于商业导览场景,循序渐进引导观众参展,周身传感器使其具备全向感知和危险预判能力,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有人挡住道路时),能自主进行灵活调整。
03. 结语:由展示到实用,能持续稳定干活是人形机器人竞争力核心标准
人形机器人正进入由“展示”到“实用”的关键拐点。从消费电子到汽车零部件、再到物流分拣,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在真实场景中部署机器人,试着让它们成为生产环节的稳定一份子。
这也意味着,人形机器人正在告别概念化叙事,进入以工程化、供应链和场景复制为核心的新阶段。随着更多落地案例出现,能持续、稳定地干活将成为衡量下一阶段竞争力的核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