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关注过人工智能的爆发,一定对“算力”两个字不陌生。而当谈到算力的核心,便绕不开那个被称为“现代工业粮食”的产物——芯片。从ChatGPT到DeepSeek,每一次AI大模型的迭代,背后都是海量芯片算力的支撑。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让芯片成为了智能时代不可或缺的“硬通货”?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段技术名词的堆砌,而是一场围绕科技自主、全球竞争与产业跃迁的深度剖析。
不是所有“芯”,都能叫算力芯片
“芯片”这个词,听起来冰冷而精密,但它本质上是一块浓缩了数百亿甚至上千亿个晶体管的小小硅片。在AI爆发之前,我们熟悉的电脑CPU、手机SoC已经足够复杂,但它们更多是通用型芯片,像是一位“全科医生”,什么都能做,但未必样样顶尖。
而AI时代真正渴求的,是像GPU这样的“专科医生”:专攻高并发、大的并行计算,能够同时处理海量数据,满足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极端需求。这也是为什么英伟达的GPU一度成为全球AI实验室的“硬通货”,甚至被市场称为“AI时代的茅台”。
然而,芯片之争,从来不只是技术之争,更是地缘与战略之争。近年来,美国连续升级对华高端芯片出口管制,试图锁死中国AI发展的算力天花板。这场围绕芯片的博弈,早已从商业竞争,上升为大国科技较量的核心战场。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芯片产业长期由美国主导设计、日韩掌控材料与存储、中国台湾占据制造环节,形成了一条高度专业化、却也极度脆弱的全球产业链。那时的中国大陆,虽拥有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却在设计与制造的关键环节受制于人。
转机发生在以华为海思、中芯国际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在持续的政策扶持与资本投入下,艰难开启国产替代之路。尤其是在AI芯片领域,以昇腾、寒武纪、壁仞等为代表的国产力量,正试图在特定场景实现性能突破,逐步构建起“可用、好用”的国内算力底座。
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也在芯片设计、制造设备、材料等环节加速追赶。尽管在先进制程上仍与顶尖水平存在差距,但国产芯片在中低制程领域的渗透率正持续提升,而在AI训练与推理芯片领域,国产算力集群已开始支撑起国内大模型的迭代运行。这种“自主可控”的紧迫感与执行力,正在重塑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
中国芯片的“破局之路”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谁掌握算力,谁就掌握智能时代的主动权。无论是2023年美国对华高端GPU的断供,还是2025年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的产能反制,都直接牵动着全球AI产业的神经。
那么,站在当下,芯片的故事是走向封锁,还是开启了新的自主周期?芯片的行情演绎,同样需要从供需与政策两个维度来看。
在供给端,全球先进制程产能集中于台积电、三星等少数厂商,地缘风险与管制政策加剧供应链不确定性;在需求端,AI带来的算力饥渴仍在持续,从大模型训练到边缘推理,从智能驾驶到机器人,芯片需求正从“周期性”转向“结构性”增长。
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8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5%(数据截至2025-11-11)。在这一背景下,国产芯片的自主替代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可重点关注三条主线:
国产AI芯片设计企业:在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下具备高成长性;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公司:受益于国产化率提升与产能扩张;
芯片制造与封装龙头:在成熟制程领域具备成本与规模优势。
但鉴于芯片产业技术迭代快、周期波动大,对于希望把握产业整体趋势、又能规避个股风险的投资者,通过像指数工具进行布局,或许是更稳健、更省心的选择。

$富国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652)$
$富国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4663)$
$富国中证芯片产业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777)$
$富国中证通信设备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934)$
$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8135)$
#沪指跌破3900点关口! 如何应对?##今年买基金赚了多少钱?##观点搭子团火热招募中!#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详细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和《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产品由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为指数基金,基金所跟踪标的指数的历史表现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请关注指数基金投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特有风险。如基金主要投资科创板或创业板股票,会面临科创板或创业板机制下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等。经富国基金评定,上述ETF及联接基金的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在C4及以上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